11/13 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好像南地的河水複流。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126: 3~5)
【每日鑰字】
「行了大事」 ── 「行」希伯來文 עָשָׂה,這個字音譯是 `asah;其字意為「完成」。本篇我們看到神恢復的工作得著應驗了 ── 他們被擄是痛苦的,但歸回是喜樂的;他們撒種是帶著眼淚的,但收割是帶著歡呼的。詩人說出神的百姓雖然被擄,必喜樂歸回,且撒種的人必歡樂地收割,因祂是守約施慈愛的神,並且祂也是恢復我們的主。在屬靈的道路上,我們也常常有被肉體擄去的經歷,但主恢復的工作,叫我們重新回轉,使我們得著釋放,而得著屬靈的復興。另一面,當我們用眼淚為主作工,神必使我們有豐收的日子,而讓我們把禾捆帶回神的家中,因我們在主裡面的勞苦不是徒然的。因此,歸回與收割是何等大的歡樂!因為神能將歸回的喜樂代替被擄的悲傷,將歡樂的收成代替辛勞的淚水。
【委身傳揚福音的偉大成就】
在北美維珍尼亞山脈的心臟地帶,屹立著一座古舊的灰石禮拜堂。靠近這禮拜堂的牆旁,躺著以槍、斧頭和詩歌去征服這曠野的先驅者。在禮拜堂正門的石塊上,刻上了這樣的字:「這禮拜堂是由一群敬畏神的居民建立的,以表達他們對我們主耶穌基督福音的愛。」這例證清楚地說明瞭向基督和祂福音委身的成就。但更大的成就,是把人的靈魂贏過來歸主。灰石可能屹立數個世紀,最終也會倒下。但那些歸到基督名下的人,能持續地在永恆中見證神的恩典。親愛的,我們最近有沒有像作夢的人,經歷歸回與收割的喜樂呢?
「南地」 ── 希伯來文 Negev(尼格夫)是指巴勒斯坦南方的曠野,一年大部分時間是乾燥不毛的荒野。但一到了下雨,小溪就開始流淌,使曠野變成發旺開花之地。因此,詩人祈求神,幫助被擄的百姓成群回歸故土,好像大川複流,滋潤貧瘠的土地。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一百二十六篇是第七首上行詩,記述被擄之人表達回歸的感激之情與喜樂。詩中提到「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因此有可能是指主前530年前後自巴比倫被擄歸回的人(拉一1~6)。作者逼真地刻劃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的悲喜交集的心緒。猶太人在漫長的被擄生活過後,才得以返回故土的事實,帶給他們莫大的感動,使他們感到好像作夢的人。
這篇詩是流淚歡呼的禱告。在這首感恩詩裡,詩人感謝神為他們行了大事,將他們從被擄之地巴比倫帶回鍚安,他們就歡喜快樂;接著,他求神讓其他那些被擄的人,像南地的河水復流,並且那些「流淚、帶種、出去」的人,必要「歡喜、帶禾捆、回來」。
本篇我們看見朝聖者表達被擄之人回歸的感激之情與喜樂。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以被擄歸回的經歷,說出神為祂的百姓所作的奇妙作為。詩人描寫以色列人被擄歸回後歡喜快樂的心情,他們好像作夢的人一樣。神的作為連外邦人都覺得希奇。因此他發出禱告的聲音,求神使被擄的人好像南地的河水復流。本來河水向南流,而不能返回的,神卻能作,使以色列民歸回。他們歸回之後,先要播種,然後等待收割。這裡神的應許使歸回的人振奮 ── 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本篇指出基督徒事奉神的二個秘訣:
- 1. 不斷地轉向主(林後三16),讓主的靈自由運行在我們裡面,使我們屬靈的生命進一步的長進和變化。江守道指出這裡的被擄帶回,在原文裡有兩個轉回(Turning 或者 Returning):「我們的轉回」和「神也有一個轉回」。當我們轉向主的時候,主就要轉向我們。在我們屬靈的道路上也有遭遇到許多的被擄,盼望我們像浪子醒悟過來一樣,回家重新享受父神家的豐富(路十五11~32)。
- 2. 甘心勞苦的服事,如同農夫(提後二6),花費心血和勞力去撒種,就必有豐富的收成。在傳福音播種的事上也是一樣。有人說的好:「要成為贏取靈魂的人,首先要作一個為靈魂哭泣的人。」因此,撒種是不夠的,我們還須有耐心與恒心,再加上愛心,流淚關懷,然後我們才可歡呼地收割。因為那些「流淚、撒種、出去」的人,必要「歡喜、帶禾捆、回來」。
【每日金句】
「本篇詩是講被擄歸回的經歷。在屬靈的經歷上,我們是多次的被擄,而主是多次的把我們帶回來,叫我們回到該站的地位上,享受神兒子的自由。」 ── 江守道
【每日默想】
這首淚水和歡笑交織的詩歌,說出用眼淚撒了福音種子,必收成百倍,有歡呼收割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