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因見主的面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滄海啊,你為何奔逃?約旦哪,你為何倒流?大山哪,你為何踴躍如公羊?小山哪,你為何跳舞如羊羔?大地啊,你因見主的面,就是雅各神的面,便要震動。」(詩114: 5~7)
【每日鑰字】
「面」希伯來文 לִפְנֵי,這個字音譯是 liphnay;其字意為「在……之前」,「在……的前面」。今日的鑰節提到「因見主的面。」詩人一連發出四個問題,問滄海和約但河為什麼「奔逃」,「倒流」和大山和小山為什麼「踴躍」,「跳舞」呢?他解釋這些神蹟奇事都是出於神彰顯祂的能力,整個自然界都「因見主的面」才有這樣的反應。此外,詩人回答這四個問題,乃是因為神看顧祂的百姓,並且祂自始至終都掌管他們出埃及的旅途,因此祂改變了大自然的規則,來成全對其子民的救恩。親愛的,大地見主,敬而震動;我們見主面,感受又如何呢?
【音樂是從神那裡來的】
奧國大音樂家哈頓,平生虔誠信主,創造了許多聖詩和詩譜。有些人批評他所作的樂譜過於柔美,發出來的聲音缺乏嚴肅。哈氏回答他們說:「那是我不能自主的,神給我快樂的心情,我就用那時候的心情讚美歌頌神」。哈氏創作很多,「創造!」一曲尤為不朽傑作。此首曲譜作於一七九九年三月十九日,曾在奧國京城維也納公演,獲得空前的成功。當一八零八年,在維也納大學演奏此曲時,哈氏親自在場。那時他已衰老,不能步行,他坐在椅上,人把他抬到會場。入場時,全場的人起立歡呼;他就伸手指天,虔誠地說:「那首樂是從上面來的!是從神那裡來的!」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一百十四篇是被擄歸回的讚美詩,為鼓勵回歸的百姓有信心倚靠神。詩人述說神親自帶領以列人出埃及,在曠野的經歷,以及到達應許地的事蹟。這題材在聖經中到處可找到,但不易找到像這篇詩之簡潔美麗、生動有力,故被公認為最優美的詩篇之一。上一篇問「誰像耶和華」?這一篇問「神為何行神蹟?」本篇前半段追憶當年神施行的拯救,後半段頌讚神的大能。出埃及對以色列人而言,是值得永遠記念歌頌的一段歷史。在逾越節提醒神的子民,神是他們的拯救,因祂在已往的日子曾拯救祂的百姓出埃及進迦南,尤其適合。
這篇詩是讚美神拯救以色列人的詩。在這首讚美詩裡,詩人首先講述出神的百姓出埃及進迦南蒙拯救的事;然後,他描述神命令紅海奔逃、約但河倒流,為以色列民開出道路;之後,他使用擬人法,直接質問滄海和大山偏離平時的軌道,乃是使它們不得不承認創造主的能力;最後,他用肯定句答覆上兩節的問題,因為神榮耀的顯現,賜福供應祂的子民。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詩人頌讚神的百姓在祂計畫中的特殊地位。整個自然界都在神的掌管之下,甚至滄海、大山、小山和大地在祂面前戰抖,祂卻揀選了微不足道的以色列作祂的百姓,並且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的大能作為。在本篇短短的八節聖經中,他記述了五大神蹟,這五個神蹟分別是:
- 1. 過紅海
- 2. 過約但河
- 3. 神在西乃山降臨頒佈律法
- 4. 兩次從磐石得水── 「磐石變為水池」(出十七6)是以色列人第一年在曠野之神蹟,「堅石變為泉源」(民二十11)是曠野生活最後一年的神蹟。
為什麼會有這些神蹟奇事呢?因為神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至終使他們成為神的聖所,又立他們為國度。此外,詩人表明這些神蹟都是與神榮耀的顯現有關。若不是神大能的同在,紅海怎能分開呢?約但河的水怎能倒流?由此可見,神看重他們,甚至改變大自然之運作方式來保護拯救他們。
【每日金句】
「祂開始善工就必成就那工,救恩一開始之後,屬祂的人的詞彙中就再沒有『不可能』的字眼了。多少困難也將必有多少神蹟隨,因為他們是神的子民。」 ── 《新舊約輔讀》
【每日默想】
詩人讚美和感謝神揀選了以列人,又用大能施行神蹟,拯救了他們。神不只是拯救以色列人之神,也是拯救我們之神。祂不只是昔日供應保護我們之神,也是今天仍然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行之神!
- 1. 以色列人讚美神的時候,常常提及出埃及一事。我們是否也常常頌揚主的救恩?我們是否也常常感謝主的慈愛和眷顧呢?
- 2. 大地和萬物見祂的威嚴而戰兢俯首,我們對這位偉大造化主是否也存有極深的敬畏和尊重呢?
- 3. 連大地在神面前都要震動,我們又該如何來回應祂的同在呢?
- 4. 以列人蒙神拯救和供應,神又奇妙的解決他們的困境。神過去如何,今日也如何。今天,神又何嘗不是這樣看重我們過於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