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求告聽禱告的主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主啊,你本為良善,樂意饒恕人,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你的人。」(詩八六5)

【每日鑰字】

「求告」希伯來文 קָרָא,這個字音譯是 qara';其字意為「大聲呼叫」。今日鑰節提到「賜給凡求告你的人。」大衛確知神必應允他的「求告」,因為他深知,神「本為良善,樂意饒恕人,有豐盛的慈愛」。因此,他由「求告」轉為稱頌讚美。大衛幾乎對於每一件所說的事,無論祈求還是讚美,都交代原因。這是因神是聽禱告的主。大衛特別提到神為什麼要垂聽他的禱告:

  1. 1.  因他是困苦窮乏的
  2. 2.  因他是虔誠人
  3. 3.  因他終日求告神
  4. 4.  因為他的心仰望神
  5. 5.  因神必應允他
  6. 6.  因神為大
  7. 7.  因為神向他發的慈愛是大的
  8. 8.  因神耶和華幫助他,安慰他

親愛的,在困苦窮乏中,不要忘記來到神的施恩寶座前,「求告」祂!「求告」祂的人,他的禱告必蒙垂聽。

有首詩歌(《聖徒詩歌》第552首)── 「禱告之時,甘甜之時」,是這樣寫著:

禱告之時,甘甜之時!
如有雙翼載我願辭,
到祂寶座向祂求懇,
祂是信實,祂是全真。
祂既命我尋求祂面,
信祂話語,靠祂恩典;
我要將我重擔卸釋,
在於你前—甘甜之時!

這首詩歌幾乎被收集在每一本詩歌集中,也是每一個基督徒愛唱的詩歌之一。主是聽禱告的主。求主教導我們在禱告中與主更親近,更經歷「祂是信實,祂是全真。」

【比無線電報更準確】

新聞報上有一段故事:「一船長中途忽染重病,全船的生命都關係他一個人。而藥箱內之藥,不能應付他的病症。當時只有一個希望,就是請一位醫生來。但在茫茫大海中,那裡去找?於是就發無線電報,東西南北各方去請一位大夫。想不到在幾百里遠的一隻船收到電報,來了回電,醫生找著啦!藥方也開出來,船長的性命因而得救。」新聞報導將這事件比喻為禱告。然而,此事和禱告之間,仍有一大分別。就是前者發電報,並無一定的方向,茫茫大海中,雖盼望有一人能收到,但無確實把握。可是禱告的人,知道他的「求告」,一定能達到他天父的耳中。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八十六篇是大衛的祈禱。在《詩篇》卷三裡,這是大衛惟一的詩篇。他禱告的開始和結束都是祈求,中間則是讚美與感恩。有些學者發現短短的十七節裡,大衛有三十一處引用其他地方的字句,所以有人認為本篇是節錄大衛七次禱告的詞句而編輯成。大衛的禱告多像直接對神講說,說明他與神之間的親密關係。他用了29次「我」,36次「你」,並且他用了三個不同的希伯來文來形容神:「伊羅欣(神)」共用五次,「耶和華」用四次,和「亞多乃(主)」用七次,指出祂的能力、慈愛和主權。 本篇詩是大衛在困苦窮乏之中,向全能神呼求。在這首詩裡,大衛受到仇敵攻擊,以求神在憐憫中保守他作為開始;然後,他讚美與感恩神大有能力,有能力做到他所求的事,並稱讚神的偉大;最後,他再次求神施恩,因為驕傲人起來攻擊他。

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大衛對神有深入的了解,好像至愛至親的朋友。在禱告中,他所述說神的美德:

  1. 1.  本為良善
  2. 2.  樂意饒恕
  3. 3.  有豐盛的慈愛
  4. 4.  肯應允人
  5. 5.  諸神之中沒比祂的
  6. 6.  祂的作為無可比
  7. 7.  所造的萬民都要來拜祂
  8. 8.  祂為大
  9. 9.  行奇妙的事
  1. 10.  惟獨祂是神
  2. 11.  祂發極大的慈愛
  3. 12.  救我們的靈魂
  4. 13.  有憐憫
  5. 14.  有恩典
  6. 15.  不輕易發怒
  7. 16.  有豐盛的慈愛和信實
  8. 17.  憐恤人
  9. 18.  賜力量給人
  10. 19.  幫助人
  11. 20.  安慰人

由此可見,大衛和神之間的互動的親密關係,說出他對神的認識。因此,他的禱告和讚美不是建立在感覺之上,而是根據他認識神永不改變的屬性和應許。親愛的,我們若根據這些的美德來查考本詩,以及大衛對神使用的頌詞,我們將獲得更多的亮光,和更深的認識神。

【每日金句】

「問題並非在我們的禱告有多少,乃是在我們合乎禱告法則的禱告有多少。合乎禱告法則的禱告,才是真有價值的。」 ── 佚名

【每日默想】

這篇詩的焦點是在「禱告」。我們對神的認識、與神的關係,加上對神的信靠,此乃禱告蒙垂聽的必備要件。親愛的,在禱告的事上,我們對神認識是否更增長?我們與神關係是否更親密?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