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從歷史中學教訓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我的民哪,你們要留心聽我的訓誨,側耳聽我口中的話。我要開口說比喻,我要說出古時的謎語。」(詩七八1~2)
【每日鑰字】
「比喻」希伯來文 מָשָׁל,這個字音譯是 mashal;其字意為「隱喻」,「箴言」。「謎語」希伯來文 חִידָה,這個字音譯是 chiydah;其字意為「費解的言語或問題」。「比喻」有助教導,正如主耶穌用比喻教訓人(太十三35);「古時的謎語」可作殷鑒的古代史事。本篇是一篇智慧詩,述說了選民之歷史,目的是鑑古而知今。詩中包含一些隱藏的教訓,他稱這些教訓為「古時的謎語」,說出神在古時如何奇妙和出人意外地為選民成就大事,也教導他們不要重蹈覆撤,應記念神不改變的恩典,信守與祂立的約。從神的「比喻」和「謎語」,詩人讓我們了解祂對以色列人的恩典與管教,其目的乃是叫他們 ──
- 1. 仰望神
- 2. 不忘記神榮耀的作為
- 3. 順從神
- 4. 不像他們的祖宗一樣頑梗悖逆
以色列人的歷史可以說是對我們的鑒戒,警告。親愛的,當我們讀此詩篇時,不要只當歷史看,而要從中學到教訓,不讓以色列人歷史重演,免得我們也同樣的得罪神。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七十八篇是亞薩的訓誨詩。本篇的篇幅很長,是「亞薩篇」中的第七篇,也是「歷史篇」的第一篇。此詩很可能寫於南、北國時代,故有責備以法蓮的不忠(9節)和應以錫安山而非示羅為敬拜中心(60節)的話,藉以告誡耶城的百姓,不可隨從北國走背棄神的道路。詩中特別記念神在大衛時代施行的拯救。此篇緊接七十七篇末節中的話並根據歷史中的事實,證明其中所說神怎樣「引導」祂的百姓。本詩是四篇偉大的史詩中的第一篇,也是最長的一篇(其餘三篇為一零五、一零六、一三六)。其文詞優美,共有七十七行希伯來文的詩節(分成七十二節)組成。
這是關乎以色列歷史的一首詩歌。在這首史詩裡,詩人呼求人們聽他的比喻;接著,他鼓勵他們要以神的拯救和律法教導他們的子孫;然後,他憂傷地敘述了以法蓮是如何退後並忘記了耶和華的作為;末了,他追想在過去的歷史中耶和華所行奇妙大事,包括在埃及行奇事,在紅海和曠野行神蹟,然而以色列人不斷離棄神,忘記耶和華拯救以色列人的奇妙作為,後來神終於揀選了大衛作他們的王。
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神的慈愛和信實與人的忘恩和不忠成了個一強烈的對比。「神施恩的道與以色列人背逆的路」,柏勒以這句話總結本詩篇的信息。本詩呈現了世人敗壞、軟弱的一面,相對也彰顯了神無止盡的憐憫和恩典。雖然以色列人屢次的悖逆神 ──
- 1. 忘記神的奇妙作為,毀棄與神立的約
- 2. 在曠野怎樣不斷試探神,而激怒神
- 3. 在出埃及期間怎樣忘恩負義
- 4. 在士師年代怎樣頑梗、悖逆,對神不忠
但神仍多次向以色列人施恩,終究因著祂的憐憫、赦免,拯救了他們。至終神揀選了祂的僕人大衛,來牧養祂自己的百姓。
此外,詩人從《出埃及記》開始一直記述到大衛為王為止,詩中說明神怎樣引導祂的百姓,藉此教導我們幾方面重要的信息,就是:
- 1. 父母應教導兒女認識神
- 2. 忘記了神的誡命就必遭受失敗
- 3. 神眼中的兩大罪惡:不信的心及不順從神
- 4. 神的忿怒是可怕的
- 5. 人雖忘記神,神卻不忘記人
- 6. 疑惑的心是從悖逆神而來的
- 7. 不信神乃是試探神
親愛的,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神往日的恩典,而辜負祂的慈愛。
【每日金句】
「以色列的歷史可以說是我們人生的寫照,刻劃出人心的軟弱。連真正的信徒亦不免虛度歲月,辜負神的慈愛。當他們到達天國的時候,對於神過去的容忍和慈愛必會驚歎不已!」 ── 馬太亨利
【每日默想】
詩人透過複述神對以色列人的恩典與管教的歷史。
- 1. 「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並他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4節)兒女是神所交託我們的產業。當我們教導兒女時,不只是付出時間而是在投資。我們是否教導兒女認識神,敬畏神,並且鼓勵他們為神而活,以及與他人分享福音呢?
- 2. 神是在歷史中作工的神。親愛的,在我們過往軟弱或失敗的歷史中,祂曾多次向我們施恩麼?試數算過去神給你的恩典,我們應如何回應祂的慈愛呢?
- 3. 「於是,祂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72節)親愛的,祂曾否好像牧人眷顧、保護、和引領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