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記念神的奇事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的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詩七七2)

「我便說,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詩七七10)

【每日鑰字】

  1. 1.  「安慰」希伯來文 נָחַם,這個字音譯是 nacham;其字意為「憐憫」,「同情。」詩人提到「我的心不肯受安慰」,表明他在漫長的患難中,便產生疑惑、不信、恐懼、和絕望。但他不住的舉手禱告,就想到昔日神所賜的福樂及所行的大事,而得到「安慰」
  2. 2.  「追念」希伯來文 עָרַג,這個字音譯是 `arag;其字意為「渴望」。今日鑰節提到「但我要追念至高者。」這是一首非常自我中心的詩篇。在首十節其中,充滿了「我」「我的」出現了超過二十次。亞薩的自憐使他墮進失望的深淵,他所有負面的思想,引起他的煩躁不安。沉吟悲傷,心便發昏不能入睡,甚至因此責怪神。然而本節乃是轉捩點。顯然,亞薩開始用正確的態度向神禱告。他的轉機在於他首先承認自己的懦弱,並把注意力從自己的身上轉移到在那位全能的神的身上。他就決心「要追念至高者」。如此一來,他就從疑懼、痛苦、失眠、煩躁中得到釋放。有人說得好,「專心於自己帶來痛苦;專心於別人帶來沮喪;專心於基督帶來歡欣喜悅。」親愛的,當我們由「我」轉向對準「神」,往往就是轉變的開始;當我們承認自己的懦弱,往往就是拯救的開端;當我們追念神奇妙的作為,往往就是信心的起點,必能重獲信心、希望、與安慰,不再懷疑神的應許和慈愛。

    【百足蟲】

    一首英文的寓言詩,說到一隻百足蟲(像蜈蚣的蟲),與一隻蝦蟆談話。蝦蟆問百足蟲說:「你這麼多的足,是怎樣走法?走的時候,是先擺那一隻足呢?」百足蟲就試試看,走的時候,先擺那一隻足;但怎麼擺也擺不好。後來擺累了,就說:「我不管了,我要去了。」但當要去的時候,又想那一隻足先擺呢?這樣一來,弄得牠一步都走不動了。等一下,太陽從雲裡射出來了。牠一看見這光,心裡不禁大大歡喜起來,就朝著太陽光奔去。牠忘記了牠那麼多足行走的次序,竟然走得動了。這一首寓意詩,正是我們基督人生活的寫照。什麼時候,我們越想自己,就越走不動,越不進步。什麼時候我們看主的光,就不知不覺的前進了。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七十七篇:本篇的詩題「亞薩的詩,照耶杜頓的作法,交與伶長。」本篇開始亞薩陷於嚴重的自憐景況,後來他的悲傷變成讚美,失望變為盼望。

本篇是在苦難中記念神的奇事。在這首哀歌裡,我們看見詩人在極大的痛苦中呼求神的幫助;然而當他回想神過去(特別是摩西時代)的作為而得到安慰。

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可能為國家的患難而憂心如焚,於是整夜舉手禱告。有人以四個詞描述詩人轉變的過程:「嘆息」、「下沉」、「歌唱」和「翱翔」。在煩亂中,他「嘆息」、「下沉」,因無法明白神為何要苦待他們;然而當他開始記念神的奇事,默念祂的作為,並數算祂的恩典,而從永生的神那裡找到答案,就消除了一切的懷疑、懼怕。到這個時候,他「歌唱」,心靈便向上高飛「翱翔」。何等奇妙!當他仰望神,思想祂的恩典和拯救時,他從極度的悲傷變成讚美,失望變為盼望。親愛的,若我們晚上也是輾轉難眠,試著用這篇禱告來幫助我們入眠。

【每日金句】

「原來神並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是軟弱的人會改變,憑自己的感覺,看外面的環境,動搖我們信靠的心,以為烏雲遮蔽了神。」 ── 於中旻

【每日默想】

詩人開始想到自己就軟弱;當他轉向神時,就消除了一切的懷疑,同時也得到安慰和盼望。

  1. 1.  詩人如何從困惑、信心搖動的境況中得到「安慰」?親愛的,面對信心軟弱的時候,我們是否在夜間舉手禱告呢?
  2. 2.  「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6節)。親愛的,在人生最黑暗的處境中,我們能否想起神愛的豐富和甘甜,而從抱怨變為歌頌呢?
  3. 3.  「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默念你的作為」(12節)。詩人信心大增,因他留意神的「經營」(原文為工作、作為),思想祂無可比擬的奇妙作為。親愛的,在逆境中,我們是否常常思想祂的恩典和拯救,而從失望變為盼望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