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聖所被毀時的禱告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求你顧念所立的約,因為地上黑暗之處,都滿了強暴的居所。」(詩七四20)
【每日鑰字】
「顧念」希伯來文 נָבַט,這個字音譯是 nabat;其字意為「注重」,「看顧」。今日鑰節提到「求你顧念所立的約」。詩人看著聖城被踐踏,聖殿被破壞和拆毀,不禁問了很多的「為何丟棄……為何發怒……?」他的四個問題是:
- 1. 神要容忍仇敵的嘲笑到幾時呢?
- 2. 神要容讓祂的名永遠被褻瀆嗎?
- 3. 祂為什麼縮手,不停止他們的破壞呢?
- 4. 祂為什麼把右手閒置在懷中呢?
他和很多以色列人一樣,對於神向自己選民的苦難袖手旁觀,而深感困惑。但當他回想昔日神在祂子民身上曾如何用大能的手施行拯救的時候,而找到了盼望和安慰。他就緊緊抓著神,堅信不疑求神「顧念所立的約」,因為神已經起了誓,必會信守。神不能背乎祂自己。所以,他雖然有悲哀,但是沒有埋怨;雖然向神發出問題,卻沒有向神失望。親愛的,憑著神的約來向祂祈求,正是禱告得到答應的秘訣,因神所應許的祂必成就。
【神的話不比人的話靠得住嗎?】
一位少年,在一次晚間聚會之後,十分苦惱的跪在那裡祈禱。第二日晚間,又在那裡禱告。原來他已信主,只是他仍沒有赦罪的確據。叨雷先生引用神的話語說明赦罪的事,仍然不能幫助他。後來他就起來要回家去。臨行之時,他請叨雷為他禱告。叨雷立刻應許了他。少年走了幾步,叨雷喚他回來,說道:「你信我能為你禱告麼?」他驚訝的回答說:「當然相信。」叨雷就說:「何以你能相信?」他說:「因你這樣的應許了我!」叨雷就說:「神的話不比我的話更靠得住麼?」少年立刻領悟,就在那時,他得著赦罪的確據,知道自己有了永生。多少時候,我們的失敗乃是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別人,也相信別人的代禱,卻不想念我們所禱告的神,也不相信神所說的話。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七十四篇是「亞薩的誨訓詩」。「訓悔詩(maskil)」是意譯,即含有教訓指導的詩。這篇禱告讀來令人鼻酸。從詩的內容看,本篇與詩篇七十九篇相仿,都提到耶路撒冷被仇敵毀壞,其中所提到應許之地遭蹂躪,聖殿淪為廢墟,百姓被擄至巴比倫,神的名字大受侮辱(詩七十四10,18,22),詩人因此發出這篇哀痛的禱告。若想多了解本篇詩篇的背景,可以參考以下經節:耶五二12~30;王下二四10~16,二五9;代下三六9~10;尼一3,二13)。本詩回顧聖殿被巴比倫人摧毀,那時巴比倫正在尼布甲尼撒的統治下,但也預期另外三件在以後聖殿將發生的悲劇:
- 1. 主前170至168年,安提阿古伊彼芬尼褻瀆聖殿
- 2. 主後70年,提多和他的羅馬軍隊把聖殿夷為平地
- 3. 《馬太福音》二十四章15節預言,聖殿在將來還要被荒廢。
本篇是聖殿被汙被毀,人民被擄,國土淪亡時的哀歌。詩人一開始就求神察看他們的苦況,尤其是耶路撒冷和聖殿被敵人摧毀的情景;他不明白為何神的百姓以受到這麼大的苦難和刑罰;然後他求神記念祂的民,施行大能阻止並消滅敵人的作為。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詩人面對聖所被毀時向神禱告。最可貴的是,他不僅是站在百姓受苦的情況哀求,而是站在他所認識的神來禱告。因為他知道:
- 1. 神的王權
- 2. 神的拯救
- 3. 神的慈愛
- 4. 神的信實
所以,他禱告,求神:
- 1. 記念祂的會眾
- 2. 記念錫安山
- 3. 舉步去看
- 4. 記念仇敵的辱罵
- 5. 顧念所立的約
- 6. 起來為自己伸訴
- 7. 記念愚頑人怎樣嘲笑和辱罵神的名
他禱告的目的是希望神要快快設法伸手來拯救祂的百姓,因為他們仍是:
- 1. 祂草場的羊
- 2. 祂的會眾
- 3. 祂的產業支派
- 4. 祂可憐的斑鳩
- 5. 受欺壓的人
- 6. 困苦窮乏的人
詩人在困境中非常具體的禱告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親愛的,無論環境如何讓我們失望,世事如何多變,禱告是我們唯一的拯救和出路。
【每日金句】
「在每一次試煉之中,卻祈求什麼福分之時,或聽到仇敵的風聲時,我們總要轉向神。對神說:求你顧念所立的約,這約是以主耶穌為中保,以祂的血來立定。」 ── 邁爾
【每日默想】
詩人求神記念祂所立的約和應許,這正是他在哀痛中有希望,在困苦中能忍耐等候的秘訣。
- 1. 面對苦難,讓我們的禱告站在神的慈愛和信實中,並且求神按祂的應許而成就吧!
- 2. 「我們內中也沒有人知道這災禍要到幾時呢!」(9節)神有祂的時間表,讓我們信靠神,等候神吧!
- 3. 「神自古以來為我的王,在地上施行拯救。」(12節)。面對世上各樣的災禍,讓我們專心仰望祂的拯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