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清心的人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至於我,我的腳幾乎失閃,我的腳險些滑跌。」(詩七三1~2)

【每日鑰字】

「清心」 ── 「清」希伯來文 בַּר,這個字音譯是 bar;其字意為「純潔的」,「衷心的」。今日鑰節提到「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可以說是全詩的結論。這也是詩人亞薩經歷神一句結論的話。「清心」不止包括思想清潔,更是指完全委身於神,就是向神無二心,一心尋求神的心,而「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太五8)在這首詩中,當詩人看那些人的亨通、發達,義人受苦,他險些「滑跌」(原文:傾倒)。他來到神的面前向神傾訴,透過與神交通,他的眼光被開啟,大徹大悟後,他深感自己的無知和愚蠢,並轉念以愛慕神和領受神那直到永遠的福分。

【不讓撒但分散你的心】

一個流傳的寓言,說到一個信徒前往參加聚會,在門口碰見了魔鬼。那位信徒很驚訝地問:「你在這裡作什麼?」魔鬼說:「我是常常來到聽道和禱告的人中間作工,要得著他們的心。」他就問:「那你怎麼作呢?」魔鬼答說:「我對不同的人是用不同的方法對付。我叫那些年輕的女子彼此注意她們的服飾髮型。我叫主婦們專去思想她們廚房裡的事。我叫男人們專想他們的生意經和世界的局勢。我還叫那些遲到的人分散聽道者的注意力,叫他們都轉過頭來去看那些人。還有,我叫聽眾利用他們所聽的道,去較量別人,批評別人,一點也不想到自己如何。當他們回家的時候,我叫他們談論家常,和一切世俗的事而將所聽的道忘得一乾二淨。我用這些方法,能叫許多人不能領受神的話語。」願我們的心專一地跟隨主,不讓撒但藉著任何人、事、物來分散你的心。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七十三篇「亞薩的詩」,為卷三之始。卷三共有十七篇,有十一篇都是亞薩的詩。亞薩是大衛王設立在耶和華殿中謳歌者其中的一位領袖(代上六39),與耶杜頓負責帶領詩班(代上十六4~6)。他不單會作樂,又會作詩.也是一位先知(歷代志下二十九篇三十節)。

本篇詩是是清心的人的禱告。詩人亞薩講述了他的迷惑不解 ── 為何義人受苦而惡人享福呢?因為他只見到惡人興旺得勢,就心懷不平和灰心;然後,他敘述在進入聖所尋求神的時候,發現了惡人的結局,信心就得到恢復;之後,他公開承認自己愚頑無知,惟有神是他所愛慕的,並是他的力量和他的福份。末了,他總結,那些與神為敵之人必會滅亡,但他的蒙福是與神親近。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詩人亞薩如何由信仰的危機而轉向神的寶貴經歷。詩人開始時,是以人的眼光看世事,這樣看法使他幾乎因此絆跌。他眼見那些惡人狂傲自大卻得享豐足,作奸犯科者卻能逍遙法外,因而導致對人、對事抱著負面的看法,甚而憤世嫉俗。詩人怎樣從懷疑和憤懣不平中釋放出來?關鍵時刻在於:「等我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17節)。詩人進入聖所後,生命經歷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他能以嶄新的角度去看四周所發生的一切。詩人經歷了三方面的重整:

  1. 1.  以新的角度看「惡人」:詩人進了神的聖所,就能覺察惡人被安在滑地,掉在荒廢之中。這使詩人說,「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19節)。詩人知道他們不過是一時風光,今日所擁有的不過如幻影;所作所為,將來必被神審判。
  2. 2.  以新的角度看「自己」:「因而我心裡發酸,肺腑被刺。我這樣愚昧無知,在你面前如畜類一般」(21~22節)。這是詩人的醒悟。聖靈光照詩人,叫詩人發覺自己以前心懷不平,其實是十分愚昧。
  3. 3.  以新的角度認定「神」:神是清心人在地上獨一的愛慕:因此詩人向神發出回應:「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25~26節)詩人有了這樣的認定 ── 清心的人親近神,有神為他們的福分,這樣的人生實在是蒙福的人生。如此清心人的受苦和惡人亨通之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每日金句】

「心的情況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活在真理中,若是如此,他就必體驗到神的美善;倘若他活在似是而非的道理中,則必常遭不順遂,而他會誤以為是神對他不好。」 ── 布伯馬丁(Martin Buber)

【每日默想】

詩人說出「除你以外。」親愛的,我們是否以神作我們人生惟一的目標和目的,並且完全奉獻給神呢?我們是否明白只有祂是我們的至寶,也只有祂是我們的一切的一切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