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詩二三1)

【每日鑰字】

「缺乏」希伯來文 חָסֵר,這個字音譯是 chacer;其字意為「缺少」,「欠缺」。《詩篇》第二十三篇是大衛一生經歷神,所總結而來的結晶。這篇短短六節的經節所蘊含的應許和恩典是何等豐富;其中最為關鍵正是:「耶和華是我的牧者」。這是每位基督徒生命的起點,所有一切的福份,都因為有了主耶穌是「我的牧者」。祂既是我們的牧者,必為祂的小羊負完全的責任。所以,我們所有一切的福份,都因為有了主耶穌是「我的牧者」。這也是每位基督徒一生所經歷的,所見證的:「我必不至缺乏」

這篇詩說「我必不至缺乏」什麼呢? ──

  1. 1.  不缺乏供應(在青草地上)
  2. 2.  不缺乏安息
  3. 3.  不缺乏滿足歡暢(在水邊)
  4. 4.  不缺乏甦醒
  5. 5.  不缺乏帶領(走義路)
  6. 6.  不缺乏平安(不怕遭害)
  7. 7.  不缺乏同在
  8. 8.  不缺乏安慰
  9. 9.  不缺乏享受(筵席)
  1. 10.  不缺乏滋潤(膏油塗抹)
  2. 11.  不缺乏福樂(福杯)
  3. 12.  不缺乏恩慈

我們的一生不僅是如此的蒙福,並且我們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一生一世與牧人永遠聯結、交通。可見我們以「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一生的問題都解決了。親愛的,這位大衛生命中的好牧人,是否也是「我們的」好牧人?在貧困時、在苦難時、在愁苦時、在悲傷時、在絕望時……,我們曾否也經歷詩中的兩個「必」:「我必不至缺乏」「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呢?

【你卻認識這詩篇中的那「牧人」】

在一次聚會中,一名演員用抑揚頓挫的悅耳音調,把《詩篇》二十三篇誦讀了一遍,博得了全場熱烈的喝采,因為他的朗誦實在生動。沒有想到,他回座之後,眾人要求一位老傳教士也朗誦同一段聖經。當老傳教士唸完之後,大家都感動得流淚,因為他以溫暖、慈愛、深體人意的語氣誦讀的。當他回座時,那名演員低聲告訴老傳教士說,「你唸得比我還要好,我知道是為什麼,因為我只懂得如何朗誦這詩篇,而你卻認識這詩篇中的那牧人。」親愛的,也許我們也能很流利地背誦《詩篇》二十三篇,但我們是否也認識這篇詩裡所提到的「好牧人」呢?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二十三篇是「大衛的詩」。在大衛眾多詩篇中,本篇是最被人傳誦的一篇,素有「詩篇中的珍珠」之稱。無論是在婚禮聚會、感恩聚會、安息聚會,人們都常愛用此篇彼此安慰、鼓勵、祝福。這篇帶著應許、安慰、鼓勵的禱告,曾經挑動了歷世歷代千千萬萬聖徒的心弦 ── 幫助了許多遭受苦難的聖徒,度過了人生的一切風暴;也支持了許多的貧困者,能以信心面對每一個困境;並鼓勵了許多絕望者,戰勝了每一個苦難;更扶持了無數的聖徒,走完了人生最後的黑夜,進入永恆的家鄉。

本篇最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大衛與神關係之密切。本詩的關鍵詞 ── 「我的」,將耶和華與大衛聯成一體。因為祂是我們的牧者,而我們也真正是屬祂的,我們就在祂裡面擁有一切的祝福!本詩是以「耶和華」為首,以「耶和華」為內容,又是以「耶和華」為結束的。儘管我們的一生曾經歷多少酸、甜、苦、辣,並要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但是有「耶和華」的同在,我們的一生只有祝福,沒有咒詛。在順境時,有「耶和華」的帶領、引導,躺在青草地,溪水旁,我們一生還需要什麼呢?在苦難時,雖然經過「死蔭的幽谷」,有「耶和華」作伴,我們一生還怕什麼呢? 在迷失時,有「耶和華」的杖和竿來保護、安慰,我們還沒有把握將一生交託在祂手中呢?在敵人面前「耶和華」預備的筵席、油、福杯,我們一生還缺什麼呢?在有生之年,緊追著我們的,乃是「耶和華」的信實和慈愛,我們還不知足,還不感恩麼?

【每日金句】

「人都是神的羊,都是屬於神的,是神的產業,也是神所愛的。我們曾如羊走迷(賽五十三6),如今蒙主尋回。羊被尋回後,裡面的反應是不再憑自己活著,而把自己交在主的手裡,讓祂來牧養、帶領。」 ── 江守道

【每日默想】

這首著名的詩中之詩是被古今中外千萬人讀得最多的一段聖經。親愛的,請將此篇背誦下來,願此詩篇成為我們一生的祝福。耶和華是我們的牧者嗎?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是?有了祂,我們還缺少什麼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