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大衛受苦的禱告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為什麼遠離不救我,不聽我唉哼的言語?」(詩二二1)
【每日鑰字】
「離棄」希伯來文 עָזַב,這個字音譯是 `azab;其字意為「離開」,「棄絕」。今日鑰節提到「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這是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悲痛無助的絕世哀鳴。「為什麼」那聖潔、無罪的神子,經歷了最痛心,最可怕的場景,就是神的「離棄」,並且好像神完全不理會祂的呼求。主耶穌被懸掛在十字架上一共有六個鐘頭;前三個鐘頭是受人逼害、譏誚的苦;後三個鐘頭則是受神審判、離棄的苦。本節極其準確地描繪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後三個小時的光景。此刻,祂是站在罪人的地位上,「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彼前三18),故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二24,賽五三6);並且在神的眼中,祂原是「無罪的」,卻「替我們成為罪」(林後五21),而受了神的審判,因此公義的神不能不離棄祂(太二七46)。主耶穌一生的時刻都是與神同在,只有那三個小時,祂被神所棄。這是「為什麼」主耶穌失去神同在的極度痛苦,並且祂所擔當的罪又是多麼的深重可怕,所以祂才如此大聲慘叫:「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馬太亨利說的好,「我們要時常思想主的受苦與復活,直至我們深深瞭解苦難的真諦與復活的力量為止。」親愛的,今日我們究竟體會主在十架上為我們所忍受的苦楚有多少呢?祂在十架上為我們所成就的救恩有多大呢?試問,我們豈能再犯罪遠離神,使祂的名蒙羞辱麼?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二十二篇是「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調用朝鹿。「朝鹿」原文是早晨的母鹿,其意未可確知。有學者認為是一種樂器,又或是屬於某種音樂的記號,但這裡可能是指一種民間歌調,當中的含意是在絕望中指望晨光的來臨。本篇詩使人聯想到主耶穌好像溫柔美麗的鹿被獵戶於清晨所追。此外,大衛描述種種羞辱、苦痛、悲悽、可憐的景象,使人想到主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主所受的痛苦並所要得的榮耀。因此歷代的解經家都認為這篇禱告,是聖靈藉著大衛來預言基督的受難。因此也被稱為「十字架上的禱告」。這篇是新約聖經最常引用的一篇詩。
本篇毫無疑問地是一首預言詩,詩中的某些對苦難的描述是超越大衛的實際經歷。大衛在前段預言了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極大痛苦,與福音書上所記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呼喊與受難的事實非常吻合。由22節開始,大衛在後段預言基督得勝的榮耀,而語氣突然地由迫切的哀求變為歡樂的讚美。首先,他預言復活基督的名被傳揚;接著,他描寫祂率領眾子在教會聚會中敬拜父,稱頌父。不但如此,福音要傳到「地的四極」,全地的人都要敬拜祂,他們的後裔都要把主所行的事傳與後代,並傳揚祂的公義。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大衛在痛苦煎熬中向神呼求與讚美的禱告。大衛在極大的痛苦中呼求耶和華,而神卻沒有及時解救他,甚至離棄他而不顧!面對仇敵的攻擊,使他受盡侮辱、欺凌、苦痛……,但他仍全心倚靠耶和華,確信唯一的希望全在祂。他在得到戲劇性的拯救後,就轉向神發出讚美,他不單自己要讚美主,並且邀請其他人加入他的讚美,因為神垂聽了他的禱告。曾幾何時,我們是否也如詩人一般,落在絕望的光景中?感謝神,是祂拯救了我們脫離困境,使我們從悲痛中也轉為喜樂,從哀求中也轉為讚美!
此外,大衛也預言將來主公義的名、主的國權將被傳揚開去,使地上「列國的萬族」都要「想念」、「歸順」、「敬拜」祂;並一代又一代的人要事奉祂,且要傳揚祂行了大事和祂的公義。我們是否常常以自己受感的見證,激發人信靠神,並鼓勵人向神發出讚美呢?
【每日金句】
「主耶穌是站在罪人中間,替代他們,背負罪惡,卻因自己擺上而除掉罪。於是罪人終於恢復人的地位,到佳美之地。神公義的要求滿足了,慈愛與真理得以相遇。公義與和平彼此相親。救贖完成的呼聲得著影響,完全伸冤的吶喊也有了回應(《啟示錄》二十一章6節)。」 ── 邁爾
【每日默想】
「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這是聖經記載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時,最觸動人心的一節。親愛的,讓我們再一次透過本篇詩,思想主耶穌為我們受苦、受死及復活的大愛,從而使我們更愛祂,更願意一生事奉祂,為祂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