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愚頑人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詩十四1~3)

【每日鑰字】

「愚頑」希伯來文 בָל,這個字音譯是 nabal;其字意為「無知的」,「邪惡的」,「不敬虔的」。今日鑰節提到「愚頑人」,希伯來原文為「nabal」,含有「主動背叛」之意。他們全面的否定有神,而擺出一副不負責任、大膽挑釁的姿態。所以愚昧的人不是指那些愚笨、常識不足或沒有文化的人,而是指拒絕神,與神敵對的人。愚頑人的心裡說:「沒有神」,因不相信神的存在,亦不理會耶和華會否審判他們的行為,所以他們就為所欲為,行為敗壞,沒有良善,並且肆無忌憚地壓迫義人,至終過一種沒有平安的生活。當人心裡否認、拒絕、背叛神,並不等於神就不存在。因為「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啟示了祂仍關心世人、在乎世人。所以祂忍耐地等待人們的明白,並且尋求祂,為了是要憐憫人、賜恩給人。

【愚頑人說沒有神】

當蘇聯的太空人第一次駕駛太空船從太空安全回來,在其向記者發表談話時,曾自負的說:「我在太空中,一再留意期待能在太空中看見神,但始終都沒有看到祂,可見宇宙中根本就沒有神的存在。」對這愚拙的定論,第二天葛理翰牧師在佈道會中公開的回答說:「在紐約有一隻蚯蚓從泥土裡伸出頭來,四處張望,它始終沒有看到赫魯雪夫(蘇聯當時的總理),就自以為是的下結論說,可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赫魯雪夫的存在。」其實不是沒有神,而是愚頑人才會說沒有神!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十四篇是「大衛的詩」,交與伶長。本篇與《詩篇》五十三篇幾乎完全相同,只在第5、6節有輕微的改動。本篇詩主要用「耶和華」,而五十三篇則以「神」為主。本篇是大衛揭露當時世代的敗壞,那些不認識神的愚頑人,因著信仰上的糊塗,以致生活、行事放蕩,偏離正路,沒有行善,並且欺壓神的百姓。詩人勸珍惜「從錫安而出」的救恩,並且盼望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保羅曾引用本詩的前三節,來說明「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保羅指出人都違犯了律法,故達不到神公義的要求;另一面人都未能照神造人的目的,將神的榮耀彰顯出來,反而顯出魔鬼般的邪惡污穢,故達不到神榮耀的要求。

這篇大衛將神的真實與世人的愚妄形成強烈的對比。在這首哀嘆的詩裡,他描寫神的子民在不信神的敵對環境中的艱困處境。首先,他慨嘆普世的人如何不信神;然後,他預言惡人愚頑的結局;最後,他渴望彌賽亞的國度在地上建立起來,認定神必「救回被擄子民」,全民那時會歡欣快樂。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大衛從神得到啟示,看見拒絕神的人都是「愚頑人」「愚頑人」偏行己路(賽五三6);沒有良善的生活;為人依勢欺凌;面對神的審判,他們的結局就是「大大地害怕」(5節)。今天仍有許多人提倡無神論,如尼釆的「神已死」,費爾巴哈的「神是人心理的投射」等。這些人先假定世上沒有神,從這錯誤的觀點出發,整個人生的方向和判斷跟著迷失。在我們四圍是否常出現這等人呢?願我們努力傳福音,使他們脫離愚頑,能得以尋求神,而順服神。然而無論世人如何漠視神的存在,但我們決不可作「有神的愚頑人」 ── 以自己為中心,而生活與信仰背道而馳。

【每日金句】

「沒有人敢說沒有神,除非他的心已被罪惡硬化了,不得不希望沒有神向他算帳。」 ── 馬太亨利

【每日默想】

「心裡沒有神」是現代人普遍存在漠視神存在的心態。他們覺得內心有沒有神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要有金錢、地位、享受、快樂、等等,所以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跟著喪失了價值觀。親愛的,在我們四圍是否常出現這等人呢?我們是否亦受他們的影響呢?他們的愚昧正好成為我們的警戒,故切不可作只顧今生的「愚頑人」(路十二16~21)!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