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求河東地為業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摩西對迦得子孫和流便子孫說:『難道你們的弟兄去打仗,你們竟坐在這裡嗎?你們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過去進入耶和華所賜給他們的那地呢?』」(民三二6~7)
「倘若你們不這樣行,就得罪耶和華,要知道你們的罪必追上你們。」(民三二23)
【每日鑰字】
《民數記》第三十二章詳述河東分地之經過,包括:
- 1. 流便和迦得支派定居的建議
- 2. 摩西答允二支派請求
- 3. 二支派半得分地為業
「灰心喪膽」 ── 希伯來原文是三個字。首字的希伯來文動詞為 נוּא,這個字音譯是 nuw';其字意為「妨礙」,「抑制」,「挫敗」。次字為動詞的直接受詞在中英文皆未譯出。第三字為「心」,廣泛地應用於情緒、感覺、願望、甚至於心思、意志的能力;這裡是指意志的決斷。「灰心喪膽」這句話是指流便和迦得支派消極的態度,會影響其他支派的人「灰心喪膽」,甚至他們會拒絕進入耶和華所賜給他們的那地。
本章記載以流便和迦得子孫看見約但河東地可以牧放牲畜,就提議以此地為他們的地業,甚至要求摩西不要領他們過約但河。針對這件事,摩西責備他們,令其他支派「灰心喪膽」,並且叫他們回憶他們的先祖也曾在加低斯巴尼亞,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敢進入應許地。結果神嚴厲的管教他們,使他們死在曠野,不得進入迦南。然後,他警告這二個支派若不跟從,就要滅亡。於是,他們提出折衷的方法,所有帶兵器的都過約旦河,直等以色列人各支派承受自己的產業之後,他們才回來得河東的地業。摩西於是接納這建議,最後把河東之地分配給流便、迦得,和瑪拿西三支派。
【每日一問】
流便和迦支派要求在約但河東之地為業,是否對呢?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寶貴的功課?
以色列人幾乎完成了他們曠野的旅程,但流便和迦得支派要求摩西不要領他們過河,而放棄將來在迦南的地業。這要求看來是合理的,因為他們的「牲畜極其眾多」和「看見」可牧放牲畜之地。但神要他們得的產業,乃是在約但河對面的迦南地。那麼,這個事實足夠證明他們並不聽從神的話,不理會神的旨意。他們的選擇乃是憑眼見(屬世)和自私(屬肉體)的選擇,正如羅得選擇約但河的全平原一樣(創十三8~13)。他們若單純地仰望神,尋求神的旨意,而選擇在迦南美地之外,求產業的事就不會發生。
雖然流便和迦得支派至終還是留在河東之地,但他們不是活在神所命定的應許中。他們既堅持自己的定意,神也就任憑他們去得他們所要得的。神的允許並不是神的祝福。只有專心跟從神的人,才可以得神應許中的祝福。後來,幾百年後,他們要為他們的選擇,自嘗苦果。因為那地雖然肥沃,但亞述人來侵時,他們首當其沖,並且他們是以色列國中最先被擄的人(王下十七;代上五26)。由此可見,活在神命定的應許裡,要比活在活在神的允許裡更為寶貴。
本章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這兩支派為了目前的生活和短暫的利益,而忘記了神應許他們將要得更多的美地。這是典型的「屬世」基督徒的預表,對世界、情慾、老我、肉體仍有留戀。今天也有許多人只顧屬地之「河東」 ── 今生安逸的世界,對神國度的事沒有雄心大志,而不肯過河爭取屬靈之「美地」 ── 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弗三8)。安於現狀會使人失去天上的獎賞(腓三14);自私會讓人失去與眾聖徒同得基業的權利(西一12)。
此外,在這裡我們看到,以色列人所有帶兵器的人都要在耶和華面前過約旦河。從屬靈意義的觀點看,就是今日我們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4);不要單求自己的事;更要求耶穌基督的事(腓二21)。
【每日金句】
「流便和迦得的子孫並不聽從神的話……心意不專一,是所謂『騎牆派』;他們尋求自己的事,並不尋求神的事。若神的事充滿他們的心,他們就不會被那產業地以外的東西吸引。」 ── 麥敬道
【每日默想】
今天我們是否是肯過屬靈的「約但河」,只願住屬天迦南美地的基督徒呢?在今日個人主義澎湃的時代,我們是否看重服事團隊的目標,並參與其間,一同努力,一同享受團隊的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