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從埃及到摩押的四十二站口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摩西遵著耶和華的吩咐記載他們所行的路程,其路程乃是這樣:」(民三三2)
【每日鑰字】
《民數記》第三十三章記載二件事,就是:(1)曠野旅程的記錄;和(2)神曉諭挺進迦南。
「所行的路程」 ── 「路程」希伯來文是 מַסַּע,這個字音譯是 macca`;其字意為「站口」,「拔營啟程」。「所行的路程」意指以色列人經過的站口或安營的地方。本章主要的內容是描述摩西遵照神的吩咐,記下以色列人行程的四十二個站口,作為他們出埃及和進迦南的記錄。其實,這記錄也是神眷顧和管教他們的記錄,叫我們認識神是信實,守約的神。對以色列人多次埋怨神和倒退失敗,祂仍然以寬容和忍耐對待他們;在屢次的背叛中,祂以憐憫和慈愛管教他們。並且神看顧其子民,以雲柱與火柱的引導他們,由天而降的嗎哪供應他們,最後帶領他們入迦南地。雖然以色列人「所行的路程」是乏善可陳,但他們一路有神的同在與同行,使他們的「路程」還是蒙神記念,並且顯明了神豐富的慈愛和恩典。麥敬道說的好,「凡讀完全章者,沒有不被神慈愛和看顧感動的記。試想……路上每一步,祂都走在他們前面,又度過曠野的每一階段;在百姓的一切苦況中,祂也與他們同受。祂照顧他們,如同一位溫柔的乳母;四十年間不讓他們的衣服破舊,也不叫他們的腳膿腫。這裡祂追述全路程,祂手怎樣引導他們,又細心記下旅途上的各階段,和他們在荒漠停留的地點。何等奇偉的旅程!何等良善的旅途同伴!」照樣,我們一生所有的年日豈不也都是神恩典帶領的記錄?試想,在我們成長的過程裡,祂又是如何與我們一同寫我們的「天路歷程」呢?
有首詩歌(《聖徒詩歌》第471首) ── 「一路我蒙救主引領」,是這樣寫著:
一路我蒙救主引領,
陳腐事物何必求?
難道我還疑祂愛情,
畢生既由祂拯救?
神聖安慰、屬天生活,
憑信我可從祂得;
我深知道凡事臨我,
祂有美意不必測。
這是芬尼‧克羅斯比(Fanny Crosby,1820~1915)所寫的最好的詩歌首之一,也是最能代表她一生的經歷的詩歌。這首詩歌說出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雖常遇見危險、挫折、損失、艱難,但主既拯救了我們,祂必負我們完全的責任。並且一切臨到我們身上的境遇,都有主的美意,因此不必猜疑,只要全心信靠祂。此外,當我們回首過去,人生所經過的站口,失敗多,得勝少,多少年日虛度,多少機會錯過,真是懊悔不已。但請記得:祂是信實的主,我們人生所走的每一步,都有主的恩典或管教。神即然從來沒有放棄我們,我們又有什麼放棄自己的理由。所以,讓我們忘記背後,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十二1)!
【每日一問】
從以色列人曠野旅程的記錄,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寶貴的功課?
本章詳細記錄以色列人由埃及到摩押平原,中途所經過的地點(今天大部分的位置都難以確定),而說明他們終於抵達約但河畔,準備進入迦南美地。這旅程主要分為三部分:
- 1. 從出埃及到西乃,山共十二站
- 2. 從西乃山到加低斯,共二十一站,包括曠野飄流年代
- 3. 從加低斯到約但河東,共九站
本章值得我們深思的,這記錄可說是《出埃及記》至《申命記》四卷書經歷的縮影。以色列人原只需十一天就可到的行程,因著不信、悖逆、不忠心,竟然用了四十年的時間,並且賠上一個世代人的性命。他們在曠野的日子幾乎一片空白(十五章至二十章所記),其間他們漫無目的繞行,且一事無成。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走一條屬靈的旅程,以色列人從出埃及到應許之地的路也正是我們靈程地步的對照,他們的失敗也正是我們的警戒。照樣,我們回首以往,過去的年日是何等的不忠心,何等的不信,何等的傾向於犯罪,傾向於悖逆;但我們人生的每一步,神都卻是那樣的信實,眷顧和帶領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每日金句】
「將來我們到天上,看我們的記錄,……可能忘記了,但神卻保持著記錄。」 ── 邁爾
【每日默想】
以色列人經過的地點,總共有四十二站之多。然而,我們今天屬靈的光景已到了第幾站?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的行程,沒有任何記錄。對神來說,這些是失落的年歲。回顧以往,捫心自問:我們在神面前,有多少的日子是算數的(詩九十12),還是隨流失去(來二1)的呢?
【附錄】
以色列人曠野旅程的四十二個站口
《民數記》第三十三章記載以色列人從埃及的蘭塞起程到達摩押平原,沿途紮過營的四十二個地方,如下:
- 第一程(5~10節):
1蘭塞 2 疏割 3以倘 4比哈希錄 5 瑪拉 6 以琳 7 紅海邊 - 第二程(11~17節):
8汛曠野 9脫加 10亞錄 11利非訂 12西乃曠野 13基博羅哈他瓦 14哈洗錄 - 第三程(18~24節):
15利提瑪 16臨門帕烈 17立拿 18勒撒 19基希拉他 20沙斐山 21哈拉大 - 第四程(25~31節):
22瑪吉希錄 23他哈 24他拉 25密加 26哈摩拿 27摩西錄 28比尼亞干 - 第五程(32~41節):
29曷哈及甲 30約巴他 31阿博拿 32以旬迦別 33加低斯 34何珥山 35撒摩拿 - 第六程(42~49節):
36普嫩 37阿伯 38以耶亞巴琳 39底本迦得 40亞門低比拉太音 41亞巴琳山 42摩押平原。
若留意各站的數目及發生的事,可發現一些編排上的特徵。
- 1. 在第四、五、六程的第六站,是亞倫和摩西死的地方:亞倫死在何珥山(二十22下),葬在摩西錄(即摩西拉,申十6),摩西死在亞巴琳山(申三二49~50)。
- 2. 神供水的地方瑪拉(出十五25)和加低斯 (民二十1,11),分別是第一和第五程的第五站。
- 3. 神在第一站領以色列民出埃及來,在第七站過紅海,在第十二站(西乃山)頒發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