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利未人的任職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從三十歲直到五十歲,凡前來任職、在會幕裡辦事的,全都計算。」(民四3)

【每日鑰字】

《民數記》第四章記載第二次統計利未人的數目(上一次是自一個月以外的男丁,見第三章),其目的乃是在計算三十歲到五十歲歲的壯年男丁,因為唯有他們才可以「任職」會幕之工。由此可知,我們需有生命長進 ── 二十歲以上才能打仗;需有生命成熟 ── 要到三十歲以上,才能「任職」

「任職」 ── 希伯來文是 צָבָא,這個字音譯是 tsaba';其字意為「供職」,「服役」。今日鑰節指出利未人「任職」的年期從三十歲到五十歲。主耶穌也是三十歲才出來傳道(路三23)。這清楚的說出神對事奉的人要求,乃是:

  1. 1.  生命老練成熟
  2. 2.  有生命的閱歷
  3. 3.  服事剛強有力
  4. 4.  沒有衰老和頑固的心態
  5. 5.  樂意分擔事工

此外,利未人被神呼召從事艱難的工作,他們每一個人都要負責搬運帳幕及其設備的工作。在人看來,這些瑣碎的工作不會使人有興奮的感覺,更不會讓人有成就感,他們的一生從三十歲到五十歲的黃金歲月似乎是在平凡中度過。然而這是神所呼召他們所作的,乃是使以色列人安營和行軍順利,所不可缺少的工作。

【每日一問】
利未人的具體「任職」,包含什麼屬靈教訓?

《民數記》前四章之屬靈教訓非常豐富,這裡有神詳細的指示,周詳的安排,清楚的工作分配。十二支派的戰士為神爭戰,祭司獻祭、敬拜,與利未人代替頭生子事奉神並管理會幕,可見神的每一個子民有其獨特的功能。本章描述分派利未人的「任職」,分別由三批人來執行:

  1. 1.  「哥轄」(字義是集會)的子孫 ── 主要負責抬運聖所和至聖所中的聖物,包括遮掩櫃的幔子、法櫃、陳設餅的桌子、燈檯、香壇、祭壇、洗濯盆,以及它們的一切附屬器具。由於亞倫也屬哥轄宗族,他們協助亞倫及他的兒子祭司們辦理會幕的事。雖然他們事奉的內容是事務上的服事,也沒有資格進到聖所裡面看聖物;但他們卻是在院子裡事奉神,間接的引導人去敬拜神,親近神。可見,在教會的「任職」上,無分地位的高低,只要能幫助人敬拜神,親近神,都是有其屬靈的價值
  2. 2.  「革順」(字義是在外邦寄居)的子孫 ── 主要負責抬運帳幕的幔子、帷子和門,並所用的器具。他們主要的職務乃是立起帳幕的幔子,並將會幕裡一切器具有次序地安放在適當的位置上。可見,我們的「任職」也要按次序執行(林前十四40),而使教會一切的事務都是井然有序的進行
  3. 3.  「米拉利」(字義是困苦憂傷的苦力)的子孫 ── 主要負責抬運會幕和帳幕的板、閂、柱子、帶卯的座、院子四圍的柱子和其上帶卯的座、橛子、繩子,並一切使用的器具。這些與帳幕有關的「板、閂、柱子、座」,都有其屬靈的意義。它們的價值是關乎會幕的「根基」。可見,在教會的事奉上,我們的「任職」乃是建造教會穩固的「根基」(弗二20)

第二次統計利未人總共參與「任職」的人數竟有八千五百八十人之多。凡是蒙召被選,忠心事奉祂的人,全都算數,神一個也不忘記。因此,求神在教會中興起更多今日「任職」的「利未人」。

本章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三批人所的工作雖然不同,職事各有其範圍,都是以會幕的事為中心。從屬靈意義的觀點看,就是在教會的服事中,我們每一個都有不同的恩賜不同的功用,但目的都是一樣,就是「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

【每日金句】

「凡關乎祂的事,無論何等微小,在屬天的判斷看來,都有重大的意義。」 ── 麥敬道

【每日默想】

本章講利未人的「任職」、配搭、和行動。

  1. 1.  在教會服事的團隊中,我們「任職」是否也有層次,是否各人站在自己的的崗位上,而與別人分工配搭,並盡力地建立基督的教會呢?
  2. 2.  任職的利未人所辦的事,所抬的物,都憑耶和華的吩咐(民四49)。在教會的服事中,我們是否嚴格遵從神的吩咐,並絕對的執行神的安排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