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祭司當如何獻祭之條例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贖愆祭的條例乃是如此:這祭是至聖的。」(利七1)
「他若為感謝獻上,就要用調油的無酵餅和抹油的無酵薄餅,並用油調勻細面做的餅,與感謝祭一同獻上。要用有酵的餅和為感謝獻的平安祭,與供物一同獻上。」(利七12~13)
「他把胸在耶和華面前作搖祭,搖一搖。」(利七下)
「你們要從平安祭中把右腿作舉祭,奉給祭司。」(利七32)
【每日鑰字】
《利未記》第七章的繼續敘述祭司當如獻贖愆祭,平安祭,搖祭和舉祭。
- 1. 「贖愆祭…這祭是至聖的」 ── 「至聖的」希伯來文是雙同字קֹדֶשׁ和קָדָשִׁים,音譯都qodesh,有神聖, 分別為聖的意思。這是指「贖愆祭」和「贖罪祭」一樣,乃是「至聖的」。因為「贖罪祭怎樣, 贖愆祭也是怎樣, 兩個祭是一個條例。獻贖愆祭贖罪的祭司要得這祭物。」 (利七7)。這意指兩種祭的原則都是同樣的規定,表征人如何對付罪性(單數), 也要如何對付罪行(復數)。然而「贖愆祭」和「贖罪祭」條例的細節有些不同,例如「贖愆祭」獻祭的祭牲都是一律的(公綿羊),獻祭的條例也是一致的,不像贖罪祭的祭牲和獻祭的條例是按人的貧、富、尊、卑之狀況而定的。因為在對付每一件犯罪行的事上,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責任;在對付罪性的事上,每一個人各有當盡之本分。
- 2. 「感謝祭」 ── 「感謝」希伯來文是וֹדָה,音譯是towdah,有感謝,稱贊的意思。獻「平安祭」原因有三類:
- (1) 為感謝,如禱告蒙允、得醫治等而感恩
- (2) 為了過去或將來蒙恩而還願
- (3) 出於甘心,而自願的獻上
在這裡記載獻祭者要用調油的無酵餅,同時還要用有酵的餅,一同獻上。這無酵餅預表基督的聖潔無罪污;這有酵餅意指獻感謝祭的人,承認自己是有罪(酵的意思)的,借著基督得以與神和好,因此向神獻上感謝的「平安祭」。
- 3. 「搖祭」 ── 「搖祭」希伯來文是תְּנוּפָה, 音譯是tᵉnuwphah, 有上下搖動或來回搖擺的意思;英文名 Heave Offering。所以,「舉祭」預表復活的基督。獻「搖祭」祭司把祭物把祭物拿在手上,在祭壇前後搖動,說出神把祭物賜給獻祭的人, 則含有經歷或享受基督復活大能的意思。
- 4. 「舉祭」 ── 希伯來文是 תְּרוּמָה, 音譯是 tᵉruwmah;其字意為禮物, 獻祭或奉獻;而其字根有使高舉、使高升和舉起等意思;英文名 Elevation Offering。舉祭獻祭的方法,在神面前上下搖動祭物, 表征分別出來,作為給神的奉獻,供祭司之用。所以,「舉祭」預表升天被高舉的基督。 「舉祭」和「搖祭」都屬於「平安祭」的一部分。不僅是獻祭的人向神獻祭物,並且他們都可以吃所獻的祭物。在祭壇前「搖的胸」所指的是享受神的愛,而「舉的腿」指的是接受神的能力。
【每日一問】
本章陳述「贖愆祭」和「平安祭」的條例與前段的敘述這兩祭有什麼分別?
本章的內容在多方面跟前段的敘述都十分相似。然而,這裡的討論對像是祭司在獻各種祭時的條例,祭司與獻祭者又當如何分配祭物。祭司獻「贖愆祭」時,余下的祭肉,祭司的男丁都可吃;祭司獻「平安祭」時,除了脂油和血外,奉獻者也可以享用祭物。
本章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祭司在獻祭的過程裡面,神也讓祭司有所得著。此外,獻祭的人參與共享所獻的祭,表明神人之間的關系,可以因或「感謝」或「還願」,或「甘心」,而神人同樂,天人共享。這些祭對我們與神之間的關系,以及教會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
【每日金句】
「當人向神『獻』祭物的時候,除了自己蒙神悅納,並『得』潔淨以外,也『得』分享祭物的美味。這美味預表基督是我們特別的福分,且可與人分享。」── 佚名
【每日默想】
神吩咐以色列人,必須親手將「平安祭」獻上,並且要慷慨與他人分享所獻的祭物。凡是善於獻上「感謝」、「還願」與「甘心」「平安祭」的人,必常常與人分享神的恩典。今天在教會中,我們是否常常享受與神同樂的時刻呢?我們是否享受常常與人共享甜美交通的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