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摩西的代求(二)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出三三11上)

「耶和華說:『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 。』」(出三三19)

【每日鑰字】

《出埃及記》第三十三章記載摩西求神親自同行和他親自要見到神的面。

  1. 1.  「人與朋友說話一般」 ── 「朋友」希伯來文是 רֵעַ,字音譯是 rea`,其意是「同伴」,「情侶」。摩西與神有一個活潑而親密的關係。在他們的對話裡,不單是「面對面」,還是「人與朋友說話一般」。他們的交談沒有任何間隔,摩西在那裡聽神說話,神也在那裡聽摩西傾訴。在這裡,摩西與神不僅是有交通,而且是真情流露的交通;並且摩西在禱告中,把神的失望、傷痛、愛、榮耀引出來。因此,衪不僅是我們生命的救主,更是我們生活中最知心的「朋友」。無論我們多軟弱,惟有衪肯聽我們的苦情,擔當我們一切的憂慮。當我們茫然不知所措時,惟有衪攙拉著我們,帶我們走人生當走的路。

    本章我們看見神和摩西的「面對面」交談。他要求的事摸著神的心意,所以神應允摩西一切所求的,而與祂的子民同去。此外,神在摩西面前彰顯祂的榮耀,而顯示自己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

  2. 2.  「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 ── 「恩待」希伯來文是 חָנַ,字音譯是 chanan其名字之意是「施恩」,「有恩典」。「憐憫」希伯來文是 רָחַם,字音譯是 racham,其名意是「慈悲」,「深愛」。這話說出,神的恩待與憐憫不能受制於任何外力,惟在於祂自己白白的恩典。當時神應允摩西所求,容許他可以看見神的背,然後神從摩西前面經過,而宣告祂的名說:「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注意這句話就是神為祂自己所宣告的名。這意思是神就是這麼一位有絕對權柄作祂所要作的神,祂的作為是人所無權過問或干預的。

    此外,這句話說出神揀選我們,一方面是根據衪自己主權的旨意,另一面乃是憑衪的應許,當然不是憑我們的行為。因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然而,神的「恩待」「憐憫」並不抹煞人的責任。因人若不硬心,衪就以「恩待」「憐憫」來對待;我們若信靠祂,祂必不叫我們羞愧!

【每日一問】
我們從摩西向神的禱告,可以學到什麼功課?

  1. 1.  摩西第三次的代求,求神與百姓同行 ── 神向百姓發怒,不想與他們同往迦南地去。摩西因而進入會幕,與神面對面的講話,好像朋友一般。他一方面求神將祂的道指示他;另一方面,摩西要求倘若神不和他們同去,就不要把他們從這裡領去應許的美地。同時摩西一再提醒神,以色列百姓是祂的民。摩西的懇求,摸著神的心,使得神答應必親自和他們同去。摩西禱告蒙神應允的主要原因,乃是:(1)他仰望神的帥領,而強調神與百姓同行的重要;和(2)他抓住神的話,而求神繼續賜恩。從摩西的禱告,我們應學習抓住時機向神代禱;並且在禱告的過程中更親近神,也更認識神。
  2. 2.  摩西第四次的代求,求見神的榮耀 ── 摩西尋求神與百姓同行的印證,就求神顯出榮耀給他看。結果神藏摩西於磐石洞穴中,使他得見祂的「背」。神答應摩西的主要原因,乃是因祂的「恩待」「憐憫」,而不是因摩西的好。從摩西的禱告,我們應學習在禱告中,認識神自己,並最終讓神顯出榮耀。

【每日金句】

「誰最親近基督,誰就事奉得最好,若沒有親近祂,就沒有事奉的可言。」 ── 達秘

【每日默想】

所有事奉神的人,與神的關係不僅是主僕的關係,也是朋友的關係(約十五15)。

  1. 1.  摩西向神禱告,如同與朋友說話一般。我們與神的關係是泛泛之交?還是親密之友呢?
  2. 2.  摩西要求神親自和他們同去應許的美地,因為任何人、事、物都不能代替神的同在。我們是否看中神的同在超過一切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