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看哪,猶大支派中,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我已經題他的名召他。我也以我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作各樣的工,能想出巧工,用金,銀,銅製造各物,又能刻寶石,可以鑲嵌,能雕刻木頭,能作各樣的工。我分派但支派中,亞希撒抹的兒子亞何利亞伯與他同工。凡心裡有智慧的,我更使他們有智慧,能作我一切所吩咐的。」(出三十一1~6)
【每日鑰字】
《出埃及記》第三十一本章前半段記載神揀選建造會幕的工人;後半段則提醒以色列人,要守安息日。
- 1. 神提名呼召了「比撒列」,不是做先知或祭司,乃是負責建造會幕的各樣巧工。神需要人來完成祂的計畫,正像神給摩西造會幕的計畫,也需要「比撒列」從事造會幕的巧工一樣。所以,神以祂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做各樣的工。
在當時的社會,工匠的地位不高,也不顯眼。當會幕建成之後,一代一代的過去,人們可能忘記「比撒列」是誰和他做了什麼。但神記得「比撒列」,他所製作的銅祭壇甚至在數百年後還被提到(代下一5)。可見在神眼中,沒有「聖品」與「平信徒」之別,而工作上也沒有「聖工」與「俗工」之分。只要是神差派的,即使挑水掃地,亦為所神悅納。
- 2. 「亞何利亞伯」 ── 希伯來文是 אָהֳלִיאָב,字音譯是 Oholiab;其名字之義是「我的父神是帳幕」。神分派「亞何利亞伯」作「比撒列」的主要助手,兩人共同負責建造會幕之工。在屬靈的事工上,兩個人同心同工,互愛互敬,互相支援,不僅一加一等於二,而是成為十倍百倍效果。真是「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四9)
【第二小提琴手】
有一次,有一位記者問世界著名指揮家卡拉揚:「樂團中最難演奏的是哪一個位置?」卡拉揚回答說:「第二小提琴手。」記者再問:「為什麼是第二提琴手?」卡拉揚說:「因為我可以輕易地找到一堆很傑出的第一提琴手,但要找到一位願意擔任第二提琴手,又充滿熱情的人,卻很困難。這是很可惜的事。一個樂團如果沒有第二提琴,根本沒有和諧的音樂。」因此,在教會的事工上,願我們學習「亞何利亞伯」,肯作「第二小提琴手」。
【每日一問】
我們從神呼召亞比撒列和何利亞伯做巧匠,建造會幕與諸器具,可以學到什麼功課?
- 1. 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似乎在聖經中的地位較不顯著。其實,在神的工作上,沒有「大」與「小」之分。因此,只要能成為神聖行動的器皿,而被能夠神所使用的人,都是尊貴的。
- 2. 神呼召亞比撒列和何利亞伯做巧匠,說出了為神作工的人,必備的條件:
- (1) 蒙神提名呼召
- (2) 有聖靈充滿
- (3) 得神的智慧、聰明、知識
- (4) 聽從神的分派
- (5) 與人配搭同工
- (6) 遵照神的吩咐
因此,不要小看自己,以為無用,神既呼召了我們,必賜力量、智慧與恩惠,供應我們一切所需的,只要我們照著所領受的託付,好好地完成祂所指定的工作。
- 3. 比撒列和亞何利亞全同心合意,互相配搭,辦好神交託給他們的事。在教會的事工上,神會揀選不同的人,把恩賜分給眾人,「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因此,在教會的事工上,我們應同心同工,無分你我,盡心竭力,群策群力,建造教會,使神心滿意足。
【每日金句】
「我們所從事的工作,若是神所指定的,我們就毋庸焦慮,因為祂必給我們完全的裝備。智慧是一種才幹;聰明說出進展,照著所領受的啟示而執行;知識就是最終所需要的巧工。這一切都由於神用祂的靈充滿祂的工人,使他成為神聖行動的器皿。神需要人來作神的工,而一個人要作神的工,必須有神的靈。這是神人之間完全的合作。」 ── 摩根
【每日默想】
但願神在教會中,興起更多的「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參與服事,並與人配搭同工。我們是否存著謙卑事奉神的心,願意將祂所賜的恩賜和所學的技巧,獻上歸祂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