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大衛(David)── 文治武功
〔聖經人物〕

【今日鑰句】
「大衛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撒下八6下,14下)
【今日人物】
《撒母耳記下》第八章和《歷代志上》第十八章講述大衛在經歷神與他立約之後,就積極地對外南征北討,擴張國土;以及對內,他以公義、公平治國,井井有條地安排政府重要的職位和人選。首先,大衛戰勝南方的非利士人與摩押人,以及戰勝瑣巴王和亞蘭人。接著,哈馬王陀以贈送禮物祝福大衛。大衛把這些禮物,加上掠得的金銀都獻給神。之後,大衛作王,向眾民秉公行義,並設立管理制度和組織,且任命各行政部門官員。大衛文治武功,使以色列國更堅立。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大衛的戰績 ── 本章沒有詳述各次戰爭的情況,今日鑰句兩次提綱挈領地形容大衛無論往那裡出征,都無往不利:(1)第一次是大衛主動出擊,打敗了「亞蘭、摩押、亞捫、非利士、亞瑪力人」,征服了從埃及小河到哈馬口的整個應許之地,是全面的得勝;和(2)第二次是大衛打敗了入侵的以東人,超出了應許之地的範圍,是得勝有餘。這說出大衛的得勝是出於耶和華的應許(撒下七10~11),因神已經向大衛立約,使仇敵不再欺壓以色列人。雖然每場戰爭,大衛用不同的方法取得勝利,但是他得勝的主要原因乃是他有耶和華的同在。所以,「大衛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而神所賜的得勝,不是局部的得勝、也不是勉強的得勝,乃是完全的得勝。
- 2. 大衛的內政 ── 大衛文治武功,使以色列國更堅立,其基礎乃是在於神與他立約的應許,而不在於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此外,大衛想到神給他的使命,因而努力爭戰,並作建造聖殿的各樣準備。他把陀以贈送的貴重器皿,加上他從爭戰中得來的金銀,「都分別為聖,獻給耶和華」,這就是日後聖殿的財物基礎。我們是否願意像大衛一樣,將心思放在討神喜悅的事上?
- 3. 大衛經歷這些的戰亂,就寫了幾首不朽的《詩篇》,其中包括:
- (1) 第二篇的背景是大衛要作全以色列王的時候,萬民和世上的君王計劃聯合「敵擋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而他們的謀算是虛妄的。所以,他勸勉世上的君王要順服聖子,逃避耶和華的忿怒。聖靈用大衛那時的背景來預言基督要來時的情形。「受膏者」一面是指大衛,另一面是指基督。
- (2) 第二十篇詳述當大衛因敵人的圍困,與會眾聚集同心的禱告,將這場戰爭交託神;但他與百姓相信神的拯救和護佑,終能戰勝仇敵。詩中,大衛爭戰的勝利是由信心而來,信心則是由禱告,靠著神的名而得。
- (3) 第二十一篇是二十篇之續篇。大衛因經歷神能力的拯救,將仇敵擊敗,而向耶和華唱出頌歌。這兩篇都有預言性質,預表基督的得勝。
- (4) 第六十篇是大衛與亞蘭人和以東人作戰時寫的。儘管大衛四面受敵,他仍然相信神將助他反敗為勝。當時大衛處於苦戰,在北方要應付亞蘭人,那時南方的以東人趁機發動攻擊,大衛吩咐約押領軍轉回,迎戰以東。結果在鹽穀打了一場勝仗,使以東人大大的失敗。
- (5) 第一百一十篇顯然是論及耶穌基督的預言詩,也被稱為「彌賽亞詩篇」。在這首詩裡,大衛描述神在仇敵面前立祂為王;然後,他述說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立祂為大祭司,末了,他預言祂將要戰勝一切仇敵。本篇詩篇是新約引用舊約最多的一篇,超過了28次之多。
這些詩篇讓我們看到大衛是得勝的王,勝過他四境的仇敵,正像基督是得勝的王(西二15;啟六12,十九14~16)。在新約,我們如何才能活出得勝的生活,而脫離失敗的生活呢?基督徒得勝的基礎,完全是根據主耶穌已經得勝的事實,而且是「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八37)。因此,我們將一切的事交託祂,並相信祂必成全(詩三十七5)。
【今日金句】
「這一切都有更深的含義。我們在大衛身上看到彌賽亞的某些特質。……有一天,我們必聽到有大聲音從天上來,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十一15)」 ── 邁爾
【今日默想】
大衛南征北討,百戰百勝,乃在於那使他得勝的神。主已經得勝!我們是否與主一同爭戰,經歷主已得著的得勝呢?
【今日禱告】
主啊,願我們在一切的事上,經歷與你一同爭戰,一同得勝。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