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大衛(David)── 第二次不害掃羅的命
〔聖經人物〕

【今日鑰句】
「今日耶和華將王交在我手裡,我卻不肯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耶和華必照各人的公義誠實報應他。我今日重看你的性命,願耶和華也重看我的性命,並且拯救我脫離一切患難。(撒上二十六23~24)
【今日人物】
《撒母耳記上》第二十六章講述掃羅失信,繼續追殺大衛。在大衛受到掃羅第四次追殺之時,又遇到殺死掃羅的機會,但他仍沒有動手,因他「不肯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首先,西弗人報告大衛的行蹤,於是掃羅再次帶兵追捕他。接著,大衛和亞比篩夜入敵營,本有殺掃羅的機會,但他再次不傷掃羅,並攔阻亞比篩刺殺掃羅;只帶走了掃羅身邊的槍和水瓶。然後,大衛責備押尼珥保護掃羅不周,並將進營及不殺掃羅的事道出,且將證物示眾。之後,大衛質問掃羅為何追殺他,並勸他勿聽讒言,表白神是公義的,必照各人的公義誠實回報。掃羅再次認錯,答應不再追殺他。這是他們最後一次的見面。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神的試驗 ── 掃羅再次落在大衛的手中,這對大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神從不同的環境裡,讓大衛認識祂的主權,學習順服祂的旨意,而「不肯」伸手害掃羅。大衛雖已被膏為王,但他仍要學習:(1)藉著禱告,來「仰望」神,尋求祂的旨意;和(2)藉著忍耐,順服,來「等候」神,相信祂掌管每一件事,必負他一生的責任。因此,大衛再次通過考驗,而願「仰望」和「等候」神的時間和方法。
- 2. 大衛的反應 ── 神又再次將掃羅的性命交在大衛手中,但大衛仍堅持不肯伸手加害他。此外,亞比篩想代大衛解決掃羅,但被他阻止,叫掃羅第二次倖免於難。今日鑰節提到「耶和華必照各人的公義誠實報應他」。可見,大衛尊重和順服神的主權,而不用自己的方法行公義。因此,一面他以公義和愛心對待掃羅;另一面他忍耐等候公義的耶和華,因伸冤在祂,祂必報應(申三十二35)。
- 3. 大衛逃亡時的心路歷程 ── 大衛的心境和他屬靈的深度,與他所寫的《詩篇》是互相輝映的。《撒母耳記上》第二十章始提到當約拿單知道他父親決意要殺大衛後,大衛就開始逃亡,而他的人生由巔峰而下到谷底。從大衛逃亡的路線,可以看見他幾乎走遍猶太地,包括:從山上、山谷、山地、曠野、山洞。神訓練大衛為一個合神心意的君王,乃是讓他走遍國土。大衛逃亡所經的路徑似乎歧嶇,但都有神的引導,都有神的同在。這路線是神訓練大衛成長的過程。因此,患難卻更加淬煉大衛屬靈的深度,使他所寫的《詩篇》具有極大的價值,因為都是他對於神認識的發表和體驗的感受。
大衛因著逃亡的經歷,寫了約十七篇的《詩篇》,包括:詩七篇、三十四篇、五十二篇、五十四篇、五十六篇、五十七篇、五十九篇、六十四篇、一四二篇;可能還有十一篇、十三篇、十七篇、三十一篇和三十五篇;同時請參閱詩二十五篇、五十八篇和六十三篇。這些詩說出大衛在逃亡時,如何由懼怕變成盼望,如何由歎息變作歌頌。他在被掃羅追殺時,向神禱告,傾倒出對神的深愛和信心。所以《詩篇》的話不是道理、教訓,都是大衛的心聲和經歷。因此,大衛的這些詩對身在試煉、困苦、病患、悲傷、困擾、焦慮、恐懼、懷疑、抑怨和希望中,或蒙神管教、責備、看顧和保守的聖徒,有極大的安慰、勸勉和鼓勵。
【今日金句】
「『凡等候你的,必不羞愧』(詩二十五3)。如果我們相信神是滿有恩惠、滿有慈愛、滿有智慧的,等候祂的怎能羞愧?」 ── 慕安得烈
【今日默想】
大衛堅持不殺害神的受膏者,因為他知道掃羅的生死乃是操在神的手中,而不在人的手中。
所以,他相信神必拯救他脫離一切患難;而他也斷不會搶在神所定的時間之前,害死掃羅。
- 1. 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是否也能學習仰望神的功課,將一切的事交托給神,讓神按祂的時間及方法行事呢?
- 2. 不管遇到任何不公平的對待,我們是否也能學習等候神的功課,讓神負我們一切的責任呢?
- 3. 大衛是一個得勝者,再一次放過掃羅,在此樹立了「以善勝惡」(羅十二21)的好榜樣。我們是否也學會以愛對人的功課呢?
- 4. 大衛在逃亡時所作的詩,如何在我們人生最低潮、恐懼害怕時,幫助我們來到神面前,渡過困境呢?
【今日禱告】
親愛的天父!幫助我們在每一艱難的時刻,將自己交在你的手中,學習仰望你、等候你,順服你的帶領,好使我們的一生在你眼中看為可悅。阿們!
【大衛逃亡的路線】
大衛逃亡的路線如下:
- 1. 逃往拉瑪,見撒母耳
- 2. 從拉瑪逃到挪伯
- 3. 逃到非利士,投靠迦特王亞吉
- 4. 從迦特逃到亞杜蘭洞
- 5. 將父母送去摩押的米斯巴
- 6. 從亞杜蘭洞進入哈列樹林
- 7. 非利士人攻擊基伊拉,大衛前往營救
- 8. 從基伊拉逃到西弗的曠野
- 9. 從西弗曠野到瑪雲礦野從西弗曠野、經亞拉巴、瑪雲的曠野,到了隱基底的山寨
- 10. 從西弗,投奔非利士的迦特王亞吉
- 11. 在洗革拉,住了一年四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