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大衛(David)── 第一次放過殺害掃羅的機會
〔聖經人物〕

【今日鑰句】
「跟隨的人對大衛說:『耶和華曾應許你說:『我要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裡,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時候到了。』大衛就起來,悄悄地割下掃羅外袍的衣襟。隨後大衛心中自責,因為割下掃羅的衣襟。對跟隨他的人說:『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撒上二十四4~6)
「我在祂面前吐露我的苦情,陳說我的患難。」(詩一百四十二2)
【今日人物】
《撒母耳記上》第二十四章講述大衛有機會殺害掃羅,但因他「不敢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而放棄機會。首先,大衛在隱基底的一個洞裡,本可有機會殺害掃羅,但只割下他外袍的衣襟,心中就自責。接著,大衛向掃羅表明自己絕對不敢伸手害神的受膏者。之後,掃羅承認大衛比他公義,並告訴大衛他必作王。最後,掃羅要大衛承諾,不殺光他的後裔。於是大衛向掃羅發誓,雙方就分手。掃羅暫時回心轉意,但是過了不久,又再尋索大衛的性命。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大衛放過掃羅 ── 當掃羅進洞大解,大衛和跟隨的人正藏在洞的深處。當時大衛有機會殺死掃羅,而且跟隨的人也勸他抓住機會。在這裡我們看見,神把仇敵交在大衛手裡,可是大衛又把仇敵放回神手中。因大衛是敬畏神的人,他知道對付「耶和華的受膏者」,就是對付神自己,所以「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大衛拒絕了試探,因為他尊重和順服神的權柄,不肯伸手加害耶和華的受膏者。所以,大衛寧可選擇繼續忍受掃羅的逼害,也不肯伸手加害他。但願不論在什麼境遇中,我們也能認定神主宰的安排,而不敢自己伸手。
此外,大衛乃是以敬畏神的心,來對待反覆無常的掃羅。今日鑰節提到「大衛心中自責。」大衛靈裡敏銳,良心的感覺非常細嫩,雖然只是割下掃羅的衣襟,但仍感到好像傷害了他,為此自責。可見,雖然掃羅犯罪、悖逆神,大衛仍尊重他是神所膏立的君王,顯示他對神的敬畏和順服。 在大衛與掃羅的對話中,他兩次呼求耶和華作審判者(12,15節)。他寧願把他的處境交給神,由神來判斷。大衛認定神是公義審判的主,是會為他伸冤。所以,他能以德報怨,讓神來處理他與掃羅的問題。但願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仍能以敬畏對神(彼前三1)、以愛待人(太五44)。
- 2. 大衛在隱基底洞的經歷 ── 《詩篇》第一四二篇很可能是大衛逃避掃羅,藏在隱基底洞裡所寫的詩。大衛在山洞裡向神吐露他的苦情,陳說他的患難。眾人雖離棄他,但他相信神是他唯一的避難所,是他永遠的福份。在禱告中的過程中,他向神傾心吐意,求神憐憫他的孤單、軟弱和無處躲避之苦,並救他脫離強敵之手。大衛最可貴之處,在於他經過許多的苦難、逼迫,就在這時候,他向神:「發聲哀告……發聲懇求……吐露苦情……陳說患難……」,而不是埋怨神如何對待他。因此,他在靈裡發昏時,仍向神表明說:「你知道我的道路」;他在極度困苦中,仍能向神說:「你是我的避難所,你是我的福分」;他落到極卑微的地步,仍向神祈求說:「求你領我出離被囚之地」;雖然他尚未得著徹底釋放,仍然向神宣告說:「因為你是用厚恩待我」。這真是一個奇妙的轉變。因此,我們有時也會感到孤單無助,甚至靈性低落,學習只管轉向神,向祂傾訴、「吐露苦情」。馬太亨利說得的好,「我們在患難中常常過分憂慮,自討苦吃,徒勞無益。要解脫痛苦,最好就是將患難告訴神,把憂慮卸給祂。」親愛的,願我們在艱難的時刻(山洞裡),反而成為與神更親近,並向祂傾心吐意的經歷。
【今日金句】
「大衛這次的舉動,教訓我們說:『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遇到怎麼樣的冤屈問題和不公平的對待,都不要為自己伸冤辨屈,要一直的面向著神,神就要負我們完全的責任。』」 ── 李慕聖
【今日默想】
大衛對神的敬畏,對人的寬宏大量,建立在禱告中仰望(wait on)神和等候(wait for) 神。
- 1. 對於一個天天要殺害他的掃羅,大衛順服神所賜給他的權柄。遇到與人有糾紛時,我們是否也像掃羅一樣,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還是學大衛一樣,把事情交在神的手中,讓祂來解決我們的問題呢?
- 2. 《詩篇》第一百四十二篇的詩題乃是,「大衛在洞裡做的訓誨詩,乃是祈禱。」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有否忽略向天父傾心吐意的時刻呢?在困境中,我們是否也能在禱告中學習交託與神呢?
【今日禱告】
神啊,幫助我們懂得尊重和順服神的權柄,並教導我們守本位,盡本份。願我們也像大衛那樣,在人生的低潮中仰望和等候你。在遇到困境時,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向你傾心吐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