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基甸(Gideon)── 晚年陷入靈命的網羅

〔聖經人物〕

【今日鑰句】

「基甸以此製造了一個以弗得,設立在本城俄弗拉,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士八27)

【今日人物】

《士師記》第八記載基甸最終的勝利,把以色列人由米甸人手中拯救出來,使以色列太平四十年。但他卻做了一件愚蠢的事,做了一個以弗得,以致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首先,以法蓮支派埋怨基甸沒有招聚他們一同爭戰,但他智慧和謙恭的回答,平息了以法蓮人的怒氣。基甸的態度就如箴言十五章節1所說:「回答柔和,使怒消退」。接著,疏割人和毗努伊勒人拒絕接待基甸的軍隊,基甸誓言要懲罰他們。然後,基甸乘勝追擊,完全擊敗米甸軍隊,連他們的兩個王都殺了。之後,他用荊條和枳棘責管教疏割人。戰後,基甸拒絕作王,可惜他蒐集米甸人的耳環耳墜,製造以弗得,這不但使以色列民陷入拜偶像的罪中,也成了他一家的網羅。基甸死後,以色列人又去隨從諸巴力行邪淫,不記念耶和華是他們的神。基甸的家也得不到以色列人的尊敬與回報。結果基甸得勝的別名「耶路巴力」,甚至被後人改為羞辱之名「耶路比設」(撒下十一21)。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1. 1.  基甸設立以弗得 ── 基甸大勝米甸人之後,百姓要基甸作王來管理他們。基甸表面上不接受作王的任命,但他用百姓捐出來的金子一千七百舍客勒(約合十九公斤),作了一個「以弗得」,設立在其居住的城裡。「以弗得」是大祭司穿戴的一件外袍,在它的胸牌上有烏陵和土明,用來尋求神的旨意。基甸並未事先求問神,因而犯了三個錯誤:
    1. (1) 祭司屬於利未族,亞倫的子孫,而基甸並非出於利未族,他無權擔任祭司職務。
    2. (2) 以弗得應是藍布作成,而不是用金子。
    3. (3) 將以弗得設在他本城俄弗拉。

    不論祭司有多腐敗,他無權違背神的指示,建立另一個敬拜中心。所以不管基甸的動機是否是想藉此鞏固自己領導地位,還是想使以色列人敬拜神。但「以弗得」的美麗和價值,使以色列民陷入「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的罪中,正如迦南人拜巴力一樣。這以弗得也成了他一家的「網羅」(餌、陷阱之意),致使他們墮落敗壞,並且他的全家因那「以弗得」受了許多的苦。求主保守我們,遠離任何使我們愛主追求之心冷淡的「以弗得」,免得我們貪戀世俗(來十二16)。

  2. 2.  基甸妻妾、兒子眾多 ── 雖然在舊約常常出現多妻的例子,但多妻並不是神的心意,也不是蒙福的事。基甸有許多妻子和70個兒子,導致家庭不和,為日後的家庭慘變種下禍根。基甸將兒子當中一個起名為「亞比米勒」,意思是「我父是王」。這個名字可能表明了基甸的內心。雖然他當時拒絕了王位,但過後卻念念不忘。他期望有一天他的子孫會成為以色列的王。然而基甸始未料及,亞比米勒後來卻給基甸的家族帶來極大的破壞和傷害。

    總之,聖經描述基甸的晚年,實在使人唏噓不已!聖經如實記載,沒有隱惡揚善。基甸蒙召後,曾經是「拆毀巴力偶像的人」,但卻成為「設立偶像的人」。基甸正是整個士師時期「以色列人的縮影」,他忘記了自己是被神揀選,所使用的士師。神讓他從一個膽小的農夫轉變成為大能的勇士。但他在得勝後,卻反將榮耀歸於自己,並最終遠離神。不禁令人感慨萬千!可見,基甸是戰場上的英雄,卻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英雄。因為試探往往在勝利之後來到。此外,人生高峰的經歷並不保證日後不再失敗。基甸的一生有不少的榜樣值得我們學習,但他的失敗成為我們深切的鑒戒。

    有首詩歌(《聖徒詩歌》第660首) ── 「我不敢稍微失敗」,是這樣寫著:

    我不敢稍微失敗,
    因有加略在望;
    耶穌在彼曾奏凱,
    勝過黑暗君王。
    求主賜給我異象,
    我才臨陣奮興;
    使我作個得勝者,
    靠著你的大名。
    (副)
    得勝,得勝者,
    都因著髑髏地。
    使我作個得勝者,
    因著你,因著你能得勝。

【今日金句】

「我們要在神的名下奮力學效基甸的得勝,又要避免他的失敗。」 ── 馬唐納

【今日默想】

基甸為什麼要造以弗得?為什麼他要娶那麼多妻子,生了七十個兒子?基甸是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加六8)。他曾經領導全族擊敗米甸人,卻不能勝過自己的情慾。基甸一面征服了仇敵,一面在晚年他留下一個大破口。我們生命中是否也有破口,而成為別人的絆腳石呢? 

【今日禱告】

主啊,我們願作個得勝者。保守我們免去基甸的失敗,為我們堵住破口,以免羞辱你的名。阿們!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