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巴蘭(Balaam)── 貪愛不義工價之人

〔聖經人物〕

【今日鑰句】

「巴蘭回答巴勒的臣僕說:『巴勒就是將他滿屋的金銀給我,我行大事小事也不得越過耶和華我神的命。」(民二十二18)

「他們離棄正路,就走差了,隨從比珥之子巴蘭的路。巴蘭就是那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他卻為自己的過犯受了責備;那不能說話的驢以人言攔阻先知的狂妄。」(彼後二15~16)

「他們有禍了!因為走了該隱的道路,又為利往巴蘭的錯謬裡直奔,並在可拉的背叛中滅亡了。」(猶11)

「然而,有幾件事我要責備你:因為在你那裡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訓;這巴蘭曾教導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啟二14)

【今日人物】

巴蘭是舊約聖經裡的一個負面人物,值得我們注意。巴蘭名字希伯來文的意思是「吞吃百姓者」或「混亂百姓者」。這與巴蘭的性格以及後來他想要吞吃以色列百姓的行為是一致的。聖經提到巴蘭的名字共72次,他的事蹟及其預言主要敘述在《民數記》第二十二到二十四章和三十一章,但在其他七卷書中也提到了他:《申命記》二十三4~5;《約書亞記》十三22,二十四9~10;《尼希米記》十三2、《彌迦書》六5;《彼得後書》二15~16;《猶大書》11及《啟示錄》二14。

當摩押王巴勒派人僱用巴蘭去咒詛以色列人時,巴蘭就去求問神。神明確的告訴他:「不可同他們去,不可咒詛那民」(民二十二12)。當巴勒又以重金利誘巴蘭,他第二次再度求問神,神就「允許」他去,只要他遵行神所說的話,不可咒詛以色列。然而巴蘭心中早有定見,根本不想聽從神的話。於是對明知故問的巴蘭,在他的強求之下,神就「任憑」他去了。這並非表示神贊同他的行動。於是巴蘭受錢財的迷惑,就騎著驢隨巴勒的使者前去。當神差遣天使去警告巴蘭時,驢三次看見神拔刀的使者站在路上,就拒不前行。但巴蘭卻一次也看不見,遂鞭打驢;在巴蘭抽打下,驢子竟口吐人言,埋怨巴蘭的暴戾。這說出當人貪愛金錢、財產、名望等等,而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比驢還盲目,還愚昧。

我們不知「巴蘭」是如何認識神,也不知他是如何具有先知的恩賜。但我們知道他是一個墮落的先知。巴蘭自稱是神的先知,但他卻是受人雇的先知,而為利出賣先知的恩賜。他揚言凡事「不得越過耶和華我神的命」。但事實證明,他是一個口是心非、見財起意、見風轉舵的人。因為他的心思不在神的命令上,而是在「滿屋的金銀」(屬世的財富)上。他雖然聽見神的話語,但是他仍貪圖不義的財,教巴勒王以摩押的女子,誘使以色列人犯姦淫。他若是真的認識又事奉真神,就不會設計使以色列人陷在淫亂的罪中,而使二萬四千人死亡(民二十五9)。可見,巴蘭實在是可惡。

此外,聖經沒有告訴我們,巴蘭離開了巴勒王以後發生了什麼事,只知他仍然在米甸人中間。但巴蘭已經得罪了神,又傷害了以色列人。故無論巴蘭走到那裡,都無法逃避神對他的審判。之後,以色列人擊敗米甸人,殲滅當時所有的男丁。在被殺人的名單中,有獻計引誘以色列人犯罪的巴蘭(民三十一8)。巴蘭悲慘結局是他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新約聖經中三次提及巴蘭,而作為我們的鑒戒。

  1. 1.  「巴蘭的路」(彼後二15) ── 是指著他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就是以出賣恩賜為求財的方法。他不但自己偏行己路,並且引誘別人同歧途。最終,他害人害己,而自己走向了滅亡之路。
  2. 2.  「巴蘭的錯謬」(猶11) ── 是指他所說的話,很多都是真實和中聽的,但曲解並違背神的旨意。他所說行的也無視於神的警告,甚至為財利而聽憑巴勒使喚。故他的「錯謬」值得我們警戒。
  3. 3.  「巴蘭的教訓」(啟二14) ── 是指他教導巴勒以罪行來敗壞那不可咒詛的百姓。巴蘭昔日所行的正是別迦摩教會所行的,就是不持守聖經的標準,與世界彼此聯合。

在今日末世代,已經有許多假先知起來,敗壞教會,我們應警醒,免得被絆倒。

【今日金句】

「可悲的是我們也經常在所走的道路上犯錯,瞎眼,看不見神的警告,直等到他使用眾『驢』來阻止我們。」 ── 馬唐納

【今日默想】

今日末世代,已經有許多假先知起來,敗壞教會,我們應警醒,免得被絆倒。求主幫助我們不走上「巴蘭的路」,不犯「巴蘭的錯謬」,不傳「巴蘭的教訓」,以免終生遺憾。

【今日禱告】

主啊,教導我們以巴蘭為鑑戒,保守自己不貪愛金錢、財產、名望等。阿們!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