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耶和華的僕人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你們當稱頌耶和華。你們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詩134: 1~3)
【每日鑰字】
「僕人」希伯來文 עֶבֶד,這個字音譯是 `ebed;其字意為「奴僕」,「奴隸」。今日的鑰節讓我們看見,徹夜事奉聖殿的利未人,不因眾人離去而影響他們的事奉。詩人說出他們如何儆醒的事奉:
- 1. 事奉的時間 ── 「夜間」。這首詩歌提到神僕人「夜間站在」,表明聖殿中燈火猶明,因值夜的祭司終夜不息地在聖殿儆醒看守,使聖所的燈常常點著(出二十七20)。他們儆醒的服事是不分日夜,也沒有人前人後的區別。這樣的事奉深深的感動那些愛神的朝聖者。
- 2. 事奉的地方 ── 「站」在耶和華殿中。和合本的「站」,新國際本則譯作「事奉」,意思是到崗位就位。他們守住自己的地位,與神有親密的交通。這樣的事奉是何等的有價值。
- 3. 事奉的方式 ── 「舉手」禱告和「稱頌」耶和華。他們一面要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一面要讚美和敬拜。這樣的事奉是何等的重要。
此外,請注意「耶和華的僕人」祝福朝聖者的四件事:
- 1. 祝福者 ── 「耶和華」。祂是祝福的源頭。我們有了神,就有了一切的祝福;離開了神,就得不到真正的祝福。
- 2. 神的偉大 ──「創造天地」。祂不僅是造天地的神,也是拯救我們的主;祂的祝福是無限量的,也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
- 3. 受祝福的人 ──「賜福給你們」。神祝福我們,是要使我們成為一個蒙福的人。以致我們的家人要因我們蒙福;我們周圍的人也要因我們蒙福;而教會更要因我們蒙福。
- 4. 祝福者的所在位置 ── 「錫安」。神在其居住賜下祝福,今日可理解為神藉著教會賜下祝福與恩典。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一百三十四篇是最後一首的上行之詩。這首詩的結構較獨特,採用了對話體的形式。首先是描述朝聖者將要離開耶路撒冷,他們向守殿的祭司們發出呼籲,然後就是守殿之人也以祝福,來回應朝聖者。馬丁路德說,這一篇詩是結束前面十四篇的上行之詩。上行之詩始於外邦之地 ── 「米設」及「基達」,但結束在神所命定的地方 ── 「耶路撒冷」及「聖殿」;開始是求告和嘆息,其結束是讚美和祝福。
本篇我們看見朝聖者準備起程回家,看到了日夜看守聖殿的守望人,與他們作道別的祝福。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講到見朝聖者離開聖殿時與夜間守殿的祭司對唱。神的僕人在聖殿儆醒看守。這首詩說到耶路撒冷去守節的民眾,在過完節之後,不得不返回本鄉。當他們夜間起程的時候,看到看守聖殿的守望人站在那裡,就從山下喊出第1~2節的話,提醒守望的人要站在他們的崗位上,忠心盡職,讚美耶和華和事奉祂。這些守夜者則為替代利未人日間的工作。他們特別被呼召舉手來稱頌神。而第3節是他們的回應,他們則以創造天地的主,必賜福給朝聖的人,而結束此歌。
本篇指出基督徒生命成熟的光景,乃是在事奉上與神的眾僕人和諧。在新約,我們都是神的僕人,在今世的黑夜中(羅十三12),一同與神的眾僕人持守教會的見證(「站在耶和華殿中」),也一同殷勤事奉,且一同儆醒禱告(「舉手稱頌」)。這是何等的蒙福!我們能與清心愛主的人,一同在教會中(在耶和華殿中),「同心合意」的為神的家晝夜勞苦作工(帖前二9),也一同享受天地的神,建造的主,向祂的教會(錫安)所賜的福。讓我們就是在這樣蒙福的情形裡面,與神的眾僕人一同盡職,也一同迎接主的再來。
【交響和諧】
「同心合意」的另一譯法是交響或和諧。世界上最好聽的音樂便是交響樂。亨得爾彌賽亞中的「牧人交響曲」便是一個顯著的例子。這樣一個偉大的音樂,若被外行演奏或指揮不善,就不能把它的美妙之處表達出來。一切樂器都須先把音調校正。對音之後,演奏的人還得時時注意指揮;音調、時間和抑揚頓挫,都得絲毫不差。這樣樂聲才能和諧一致,幽雅動聽。雖然樂器有數十或數百種之多,也不致混亂嘈雜。眾聖徒在一起同心合意的禱告,必須個人與神和諧一致,再與眾聖徒交響一起。
【每日金句】
「不管我們地上的職業是什麼,我們所有的職業不過是為養生,叫我們活在世界上,目的乃是服事我們的神,我們都是神的僕人,都在神的殿中。」 ── 江守道
【每日默想】
守望者的工作,既平凡又重要。我們是否願意在教會中守望,儆醒禱告,殷勤服事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