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上行之詩》簡介

〔精讀舊約〕

《詩篇》第一百二十篇至一三四篇是一組詩集,共十五篇均稱之為「上行之詩」。歷代解經學者大多數認為,這些詩乃是以色列人在三大節期 ── 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出二三17,申十六16,彌四),走上(go up)耶路撒冷時候所合唱的,他們一面行路,一面在路上唱之歌(詩八四5~7)。所以每一篇詩歌就是描述他們旅程中的「每一步」。因為就地形學而言,耶路撒冷城是建在摩利亞山的山嶺上,要比四周的土地都要高,所以他們往耶路撒冷走時,一路都要爬山而上行,故也稱「朝聖者之歌」。

其他解經家認為「上行之詩」乃是祭司從聖殿婦女院至以色列院共有十五級石階,他們每登上聖殿的一臺階,就唱一首歌,或者是那些以色列百姓中被擄的餘民,在歸回時所唱之歌。

此外,除了一百二十一,一百二十七和一百三十一篇之外沒有提到錫安(指耶路撒冷)有關的話,其它都直接提到錫安,或者隱喻錫安。我們可以確定這十五篇詩以錫安為主,內容包括了:

  1. 1.  響望錫安之福
  2. 2.  享受錫安之福
  3. 3.  見證錫安之福

這十五篇詩又可分五組,每組三首都說出了朝聖者三重不同的經歷:苦惱(distress),信靠(dependence),和救贖(deliverance),每組按次序也可以表明我們生命長進的歷程:

  1. 1.  蒙恩
  2. 2.  成長
  3. 3.  事奉
  4. 4.  爭戰
  5. 5.  和諧

有些解經學者曾經根據他們所走的旅程,而按次序的擬想他們前往耶路撒冷過節的過程如下:

詩篇 上行之過程
120 在旅程開始之時,上行者懇求神施恩助他,朝聖者擔心他人散佈謠言的舌頭,被流言所困猶如遠離家鄉處於外邦人的環境中而感到厭煩。
121 在艱難的旅途中,上行者看見四圍的山頭,而唱出信靠神的幫助與看顧的謝恩詩。
122 在踏入耶路撒冷城門之時,上行者看見連絡整齊的聖城,而唱出喜樂的讚美詩。
123 在聖殿的外院,上行者向神舉目,而求神施憐憫。
124 在聖殿裡,上行者回顧已往的日子,神怎樣從危險中救拔他們,而向神獻上感恩。
125 在聖殿裡,上行者向神感恩,因為神圍繞保護著耶路撒冷。
126 朝聖時,上行者表達被擄之人回歸的感激之情與喜樂。
127 朝聖時,上行者教導人建造房子、看守城池、勤勞工作和家庭的建立都在於神。
128 朝聖時,上行者描述敬畏耶和華的人所要蒙的祝福。
129 朝聖時,上行者為耶路撒冷求平安禱告,並祈求恨惡錫安的對敵蒙羞衰微。
130 上行者來到聖所禱告,求祂憐憫,也專心等候祂的赦免。
131 上行者在神面前禱告,以謙卑心信賴祂。
132 上行者為神的殿禱告,求神記念大衛為建造聖殿所許的願和神向大衛所許的應許。
133 上行者看到十二支派聚集在耶路撒冷聖殿過節,那種和睦歡樂的光景實在是令人羨慕,而抒發出的讚美。
134 上行者準備起程回家,看到了日夜看守聖殿的守望人,與他們作道別的祝福。

「哦!巴不得神兒女們裡面的心能起來,願意上行。巴不得大衛的經歷,愛主之人的經歷,成為你的經歷。」 ── 江守道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