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有禍了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帳棚之中,有禍了!我與那恨惡和睦的人,許久同住。」(詩120: 5~6)
【每日鑰字】
「禍」希伯來文 אוֹיָה,這個字音譯是 'owyah;其字意為「禍哉」。今日的鑰節提到「我……有禍了!」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說到他自己處身外邦有禍之地 ── 「米設」和「基達」。米設是雅弗的子孫(創十2),住在裡海一帶,是迦南地的北面。基達是以實瑪利的子孫,住在亞拉伯曠野,是在迦南地的南邊。詩人表達了他的苦難源自這充滿說謊、詭詐的環境。那時,他最痛苦的經歷,就是成為謊言和誹謗下的受害者。他可能在無助中感受到到司布真觀察所得的真理:「當真理還在準備起行的時候,謊言已可環繞地球一周了。」因此,他醒悟自己並不是住在神所命定的地方,而是居住在爭鬥的人當中,為此歎息,而渴望蒙拯救。 親愛的,我們是否也可以感受到詩人在世界中的痛苦,有「說謊的嘴唇」、「詭詐的舌頭」、「恨惡和睦的人」與「要爭戰」的人呢?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一百二十篇的作者不甚清楚,只是因其內容與氣氛與五十二篇相似,可以視大衛為作者,可能是當大衛逃避掃羅的時候,在挪伯的城裡被以東人多益看見(撒上二一7,二二9~10、18~19),他去報告掃羅,結果叫挪伯城裡所有的人都被殺了,所以大衛想起這段苦難而寫的。
「上行之詩」第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四篇是一本「朝聖者之歌」,是朝聖者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守節之行時,在途中唱的歌。本篇我們看見,朝聖者在旅程開始之時,追憶當年離家在異邦的經歷。在這短短的感恩禱告中,他首先感謝神曾垂聽了他的禱告;然後,他發現自己沒有住在應許之地,流蕩在異邦之時,就發自內心的求告神,懇求祂救他脫離世界的敗壞,乃是說謊和詭詐,並且求祂以利箭和炭火審判那些惡人;之後,他表達了他當時的苦況,因他正住在充滿敵意的米設和基達的地方,並非在迦南應許之地;最後,他發出歎息,因他渴慕和睦,而不願與那些好爭戰的人同夥。
本篇指出基督徒蒙恩長進的第一步,乃是我們親身感受到世界充滿虛謊和虛偽的特徵 ── 「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是用來騙人、中傷人、攻擊人,並帶來人的誤解和紛爭;以及世界充滿仇恨和敵意的代表 ── 「米設」和「基達」,只有相爭,沒有和睦。當我們醒悟了與爭鬥的人同居乃是咒詛,而與和睦的人同住乃是最大祝福,因而我們的心轉向神,渴慕親近真實可靠的神,這就是我們基督徒上行的開始。因為只有住在基督裡,我們才能與神和睦,享受神一切的豐富;並且我們只有在教會中與同心、同道的弟兄姊妹一同成長,一同和睦同居,才能脫離虛謊、詭詐,與人爭競、爭戰的那種環境。親愛的,求主幫助我們從蒙恩得救後,就開始與主走「上行」的屬靈之路,好叫我們看見世界的虛空,也渴慕每天能與主同住、同行,與主有更深的聯合。
【乘錯船】
有兩艘船,一艘是乘載一般遊覽團,另一艘是乘載基督徒交通團。結果有個基督徒上錯船,也有一個不信的人也上錯了船。那個不信的人跑到基督徒們的那船上去,他們在那裡唱詩、禱告、讚美主,他實在受不了,便說:趕快把我放回岸上去!同樣的情形,這個基督徒在另艘遊覽船上也是受不了。所以,我們要與世人有分別,顯出是屬基督的人,才能與主走「上行」之路,開始往靈的深處前進了。
【每日金句】
「這首詩不是寫一個還沒得救之人的經歷,而是寫一個愛神的人,當他要往上去時,他就感覺這一個世界所給他的難處與痛苦。苦難帶人遇見光,認識自己離開神而落在虛謊中的真實光景。」 ── 江守道《上行之詩》
【每日默想】
在這首感恩詩中,詩人感謝神在急難中,應允他的求告;接著,他求神拯救他脫離說謊的嘴唇與詭詐的舌頭;最後,他追述未獲拯救前所遭遇難處與痛苦。
- 1. 詩人懇切向神求救。「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祂就應允我。」 (1節)我們是否有路加十五章浪子因受苦,而醒悟過來的經歷呢?
- 2. 詩人求神審判詭詐人。「詭詐的舌頭阿,要給你什麼呢?」 (3節)我們是否認識世界所給我們的難處與痛苦呢?
- 3. 詩人歎息寄居惡人中間。「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帳棚之中,有禍了!」一個人若不被逼回到神面前,總不會感覺自己究竟在什麼是地方。我們是否渴慕住在基督裡,並且享受和睦的教會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