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 求神施恩搭救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主耶和華啊,求你為你的名恩待我,因你的慈愛美好,求你搭救我!」(詩109: 21)

【每日鑰字】

「搭救」希伯來文 נָצַל,這個字音譯是 natsal;其字意為「奪走(不論善意或惡意)」,「獲救」,「拯救」。

今日的鑰節提到「求你搭救我!」這節開頭,有「但」(和合本沒有翻譯出來)一語,將全詩的氣氛改變過來。大衛在最痛苦的日子:

  1. 1.  困苦窮乏
  2. 2.  內心受傷
  3. 3.  日子快過
  4. 4.  膝骨軟弱
  5. 5.  受敵羞辱

「但」他依然藉著禱告,將心中的不平和痛苦,交給那位公義審判罪惡的主,仰望祂的施恩、搭救和幫助,因祂的慈愛美好。大衛這樣求搭救的禱告完全來自信靠神的名與祂的慈愛,因而克服了危機。

此外,本篇寶貴之處,就是大衛在他人生最深沉、黑暗的時刻,他以「讚美」來貫穿他的禱告。他一開始便以「讚美」求神幫助他。他因惡人的行為,求神對付敵人,使他們遭受利害的刑罰。然後,他以自己的痛苦和神的慈愛作為禱告的基礎,求神使惡人知道這是祂的手搭救他。因他的遭遇,乃是神所掌管的。結尾,他堅定地要用口極力稱謝耶和華,在眾人中間「讚美」祂。親愛的,你是否也照著祂的的名與慈愛來禱告,而以信心的「讚美」超越苦難呢?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一百零九篇是大衛躲避他兒子押沙龍時所作的詩。本詩是乃是「咒詛詩」之首。這首「咒詛詩」中所表現的仇恨與言辭的惡毒,解經家提出許多不同的解釋。讀者若有興趣可參考不同的工具書。從屬靈預表的角度來看,這些咒詛的話,乃是預言神之仇敵的遭遇,因他們的行為激動了神的忿怒,故必受到嚴厲審判。安格說得好:「聖徒向個人發出的咒詛,並不是出於報復、激動或急躁;那些咒詛都是預言,跟神的譴責並不一樣。」從第6節開始,大衛咒詛的對象,忽然從許多的仇敵變成單數的「他」,乃是特別針對他最大的對頭而說的。這可能是指大衛的對頭「亞希多弗」。「亞希多弗」因追殺大衛的計劃失敗,就回家吊死了(撒下十七23)。他的下場指出咒詛臨到他,因他自食惡果,受到應得的報應。《使徒行傳》一章20節,彼得也引用了本篇第8節的話:「願別人得他的職分」,應驗了賣主猶大的悲慘結局。

第一百零九篇是大衛求神報應仇敵的禱告。在這首詛咒詩裡,大衛呼求神審判那些向他作出虛假指控的人;然後,他求神對付敵人,使他們遭受利害的刑罰(其後,他在禱告中細訴所受的痛苦,求神拯救和審判;最後,他向神歌頌讚美,因他深信神必會為他伸冤。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本篇是《詩篇》中「咒詛詩」中最嚴厲的一篇。我們看見大衛求神顯明公義,在仇敵身上施行各樣的懲罰。簡述如下:

  1. 1.  願神用惡人轄制惡人
  2. 2.  願惡人的家屬必受苦,禍患必不離他的家
  3. 3.  願惡人的名號斷絕於世
  4. 4.  願惡人定受報應咒詛,回到仇敵他的身上……等

他的禱告中含有強烈咒詛的語句,宣判惡人應得的報應。這些話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似乎是太冷酷、太兇狠、太殘忍。大衛為什麼要寫出咒詛的《詩篇》呢?勿忘記他生在律法之下,故他是站在神公義的立場來說這話的,因神是聖潔、公義的,絕不會放過惡人;或者他是站在先知的立場上預言將來神的審判。在舊約中,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善惡賞罰的觀念極其強烈,故咒詛的話並非錯誤。我們要知道當基督降世前,災禍是實際地臨到那些陷在錯誤的惡人中,藉此顯出神的真實。若邪惡的人繼續亨通得勝,舊約神的子民會焦躁不安,陷入苦惱,因這情形似乎是推翻了神的聖潔、公義和主權,故要祈求神伸張正義,伸手對付這些惡人(也就是神的敵人)使祂彰顯自己的榮耀。

此外,本篇不但指大衛和他的仇敵,也許指將來以色列人和敵基督的情況。對於活在舊約律法下的人來說,「咒詛詩」所表達的話語是合適的。但對於活在新約恩典下的基督徒來說,我們必須小心解釋和應用這些含有咒詛和報仇的語句,更不應求神將咒詛賜給我們敵對的人。因基督來成就了律法,也超越了律法,使我們活在恩典的時代。因此,我們在遭受逼迫時,反而要愛我們的仇敵,要為他們禱告(太五44)。基督徒對仇敵的態度不是咒詛,乃是施恩,就是把炭火堆在他們的頭上(羅十二20)。

【每日金句】

「讚美是一把雙刃的劍(Praise is the two-edged sword),意思是說順境時能感謝讚美,逆境時同樣也能感謝讚美。」 ── 佚名

【每日默想】

「任憑他們咒罵,惟願你賜福」(28節)。親愛的,神不是按照我們所想望的方式在幫助我們,祂乃是將人的咒罵轉換成我們的祝福。所以,無論我們內心多痛苦,讓我們依然完全倚靠主,靠著祂的名和祂的慈愛,將我們的苦難轉換成信心的「讚美」!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