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哀悼、食物與獻什一的條例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你們是耶和華你們神的兒女。不可為死人用刀劃身,也不可將額上剃光;因為你歸耶和華你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申十四1~2)
「你要把你撒種所產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穀、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並牛群羊群中頭生的,吃在耶和華你神面前,就是祂所選擇要立為祂名的居所。這樣,你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你的神。」(申十四22~23)
【每日鑰字】
《申命記》第十四章記載三件事,就是:
- 1. 舉哀的時候
- 2. 分別潔與不潔
- 3. 奉獻十分之一
本章強調神子民分別為聖的生活。
- 1. 「歸耶和華」 ──「歸」希伯來文 לוֹ,這個字音譯是 lolo;其字意為「歸屬於」。今日鑰節特別提到以色列人獨特的身分:他們既是「神的兒女」;更兩次重複地指出他們是歸耶和華為「聖潔的民」(2、21節)。「神的兒女」是指他們與神有生命的聯結,而神對待他們就像人對待兒女一樣,「撫養」他們、「管教」他們。因此,他們不該效仿外邦人劃身、剃頭的宗教儀式,去取悅神。因為神要求祂的兒女負該盡的責任,就是單單聽從祂的吩咐。「聖潔的民」」是指揀選他們在地上作自己的見證,因此生活必須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才能彰顯神「聖潔」的性情。因此,他們無論每天例行之事,如飲食或者煮母奶的方式,都要顯出神子民聖潔的特性。因為神子民的信仰與生活,是不可分開的。
- 2. 「敬畏」希伯來文 יָרֵא,這個字音譯是 yare';其字意為「畏懼」,「音譯 >yar」。今日鑰節提到聖經中記載獻十分之一的吩咐。其特別的意義是說:這不僅是神的命令,字句後面的原因,是為了叫人在這上面學習功課,知道如何敬畏神。以色列人的「什一奉獻」有三種:
- (1) 平常的什一奉獻,十二支派所有的人田地每年的出產,有義務奉獻十分之一,供給利未人作為生存的需要,再由利未人奉獻十分之一,供給祭司家作為生存的需要(利二七30;民十八21;瑪三8)。
- (2) 屬於自願甘心的什一奉獻(申十二6),除了舉祭的祭物歸給祭司享用之外,其餘的都仍由獻祭的人自己享用,也就是這一段(申十四22~26)經文所說的什一奉獻。
- (3) 以七年為計算單位,每逢第三年便以該年所出,奉獻十分之一周濟貧窮人(申二六12)
【每日一問】
本章記載的條例,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 1. 哀悼的條例 ── 摩西提到在為死人哀哭,不可追隨外邦人,用刀劃身和額上剃光的風俗。
- 2. 食物的條例 ── 摩西覆述《利未記》十一章,不可吃可憎之物和自死之物,並禁以母奶煮山羊羔。
- 3. 什一的條例 ── 摩西他提及十一奉獻,包括:
- (1) 田地每年所出的取出十分之一,帶到聖所,把其中大部分供給利未人。
- (2) 一年一次節期中的什一奉獻。
- (3) 每隔三年,那一年的出產的十分之一,要儲存開分給利未人和貧苦的人。
這樣,他們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在神面前吃喝快樂;供應利未人的需要,使寄居的與孤兒寡婦吃得飽足。
本章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這些條例說明在舉哀、飲食、對待利未人、寄居的,並孤兒寡婦的運用上,必須是聖潔的。因為以色列人,既是「神的兒女」,更有神「子民」的身分。所以必須與外邦人分別出來,過一個聖潔的生活。今日我們在生活上當有何聖潔的標誌呢?此外,神不准以色列人吃某些食物,是因他們與萬民有別,是被分別出來專門歸與神的「子民」。今日我們雖然毋須謹守這些飲食的條例,但是否能從其中學到榮神益人的功課呢(林前十31)?
【每日金句】
「哦,我的兒女們,無論在你們或是在我,聖潔都該是主要的事。為此三而一的神,就藉著子和聖靈,向我們啟示祂自己。讓我們說到『聖潔』時,對神有大的敬畏,對自己也有聖潔的願望。」 ── 慕安得烈
【每日默想】
《申命記》多次詳細的論及當獻十一歸神為聖,本章更附加三年一次賙助窮人與利未人的吩咐。我們是否將神放在我們生活的首位,養成甘心樂意奉獻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