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以色列人拜巴力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以色列人與巴力毘珥聯合,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以色列人發作。」(民二五3)

「祭司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使我向以色列人所發的怒消了;因他在他們中間,以我的忌邪為心,使我不在忌邪中把他們除滅。因此,你要說:『我將我平安的約賜給他。這約要給他和他的後裔,作為永遠當祭司職任的約;因他為神有忌邪的心,為以色列人贖罪。』」(民二五11~13)

【每日鑰字】

《民數記》第二十五章記載三件事,就是:

  1. 1.  以色列民被誘惑拜巴力
  2. 2.  非尼哈的義舉
  3. 3.  神命摩西擊殺米甸
  1. 1.  「與巴力毘珥聯合」 ── 「聯合」希伯來文是 מַד,這個字音譯是 tsamad;其字意為「委身」,「束緊」,「綁在一起」。聖經說以色列人「與巴力毘珥聯合」。由此可見,他們受摩押女子誘惑,不只委身參與行淫亂之事,且與當地毗珥人綁在一起,拜假神「巴力」(繁殖之神),破壞了神的誡命(出二十3,5),而使神極其忿怒。從巴蘭四首的詩歌(二十三和二十四章),我們看到以色列無比光明的前景。但他們來到什亭,一切就不同了。什亭位於死海東北,與約但河西的耶利哥遙遙相對。這是以色列人曠野旅程的最後一站(書二1),也是百姓渡約但河前最後一次受神刑罰的地方。在這裡,我們看到以色列人的墮落,他們又再偏行己路,再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從三十一章16節,我們知道以色列人行邪淫、拜偶像,乃是因巴蘭的計謀,以致神用瘟疫來懲罰他們,共計二萬四千人死亡。可見,巴蘭實在是可惡。保羅提到什亭這事件之時(林前十8),提醒我們須要謹慎,免得跌倒。
  2. 2.  「神有忌邪的心」 ── 「忌邪」希伯來文是 קָנָא,這個字音譯 qana';其字意為「嫉妒」,「憤恨」。今日鑰節提到巴蘭向米甸人獻計,教導以色列人與摩押女子行淫,跪拜巴力,使以色列人陷在罪中神對此事極為憤怒,因為「神有忌邪的心」。所以,不但用瘟疫責打以色列人,更追討米甸人的罪,連巴蘭也要得到當得的報應。此外,「忌邪」的心就是神對以色列在淫亂中與偶像聯結的一種憎恨與厭惡。神乃是「忌邪」的神(出二十5)。祂所最「憤恨」的就是人失去了「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林後十一3)。求主保守我們,無論什麼都不能奪去我們向基督的絕對「貞潔」(林後十一2),而失去了對基督所該有的純一的心。

【每日一問】
從非尼哈的行動,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寶貴的功課?

「非尼哈」希伯來文是 פִּינְחָס,這個字音譯是 Piynᵉchac;其字意為「銅管樂器的口」。以色列人的墮落導致許多人死在瘟疫中,直到非尼哈的興起。當時,摩西和全會眾在會幕前為此事哭泣的時候,非尼哈看見以色列人西緬宗族的首領心利,帶著米甸宗族首領的女兒,進入亭子裡行淫。於是,非尼哈起來,殺了正在行淫中的兩人。非尼哈的行動,使神的怒氣轉消,又使瘟疫在以色列百姓中就立刻止息了。於是,神賜「平安的約」給非尼哈。這約是指神應許非尼哈和他的子孫永遠繼承大祭司的職分,為神的百姓獻祭贖罪,平息了神的忿怒,使神與人和好。

本章值得我們深思的,非尼哈體貼神的心意,而以神忌邪的心為心;並以具體的行動,除去百姓中的罪惡,而維護了神的公義和聖潔。為此,他得著神的稱讚。非尼哈的行動不僅平息了神的怒氣,使神不再懲罰以色列人。由於他是那麼不屈地忠於神,那麼無情地審判罪惡,以致他為自己和家族得到長遠的祭司職分。加爾文讚賞非尼哈的做法,認為他對清除罪的態度,比以列民痛哭的悔改更積極。

【每日金句】

「現在的教會,很多在信仰上妥協,以混合為愛心,不分別為聖。我們多麼需要非尼哈這樣的人啊!」 ── 於中旻

【每日默想】

非尼哈的行動在人看來是魯莽的、兇暴的,但他果斷的行動救了全會眾,叫神在百姓中得著榮耀,並全面粉碎仇敵的惡計。因此,神親自解釋並稱讚他的行動。從非尼哈的這件事中,我們清楚看到「神有忌邪的心」。我們是否以主忌邪的心為心,對罪惡敏感並持有正確的態度,絕不妥協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