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貪婪的巴蘭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巴蘭回答巴勒的臣僕說:『巴勒就是將他滿屋的金銀給我,我行大事小事也不得越過耶和華我神的命。民二二18)
「耶和華叫驢開口,對巴蘭說:『我向你行了什麼,你竟打我這三次呢?』」(民二二28)
【每日鑰字】
《民數記》第二十二到二十四章記載貪婪先知巴蘭的事蹟,及其預言。本章記載三件事,就是:
- 1. 巴勒召巴蘭
- 2. 神,天使和驢向巴蘭說話
- 3. 巴蘭向巴勒說話
- 1. 「巴蘭」 ── 希伯來文是 בִּלְעָם,這個字音譯是 Bil`am;其字意為「外邦人」,「非我民」。「巴蘭」這個名稱似乎是從「嚥下,吞噬」這詞根的意思衍生出來的。這與「巴蘭」的性格以及後來他想要吞吃以色列百姓的行為是一致的。故他被人稱為「吞吃百姓者」或「混亂百姓者」。我們不知「巴蘭」是如何認識神,也不知他是如何具有先知的恩賜。但我們知道他是違逆神旨意的先知,沒有照神所說的去行。當摩押王巴勒派人以「卦金」(占卜費用),僱用他去咒詛以色列人。巴蘭第一次求問神,神明確的告訴他:「不可同他們去,不可咒詛那民」,因為祂祝福他們。當巴勒又以重金利誘巴蘭,他第二次再度求問神,神就「允許」他去,只要他遵行神所說的話,不可咒詛以色列。
在這裡我們看到巴蘭若真的遵神之命令行事,本來神說不可去就是不可去,他就不會第二次再度求問神。所以他第二次的求問,等於試探神。然而他心中早有定見,根本不想聽從神的話。於是對明知故問的巴蘭,在他的強求之下,神就「任憑」他去了。這並非表示神贊同他的行動。結果他貪圖財利,就騎著驢去見巴勒。可見,巴蘭自稱是神的先知,但他卻是受人雇的先知,而為利出賣先知的恩賜。他揚言凡事「不得越過耶和華我神的命」。但事實證明,他是一個口是心非、見財起意、見風轉舵的人。因為他的心思不在神的命令上,而是在「滿屋的金銀」(屬世的財富)上。他雖然聽見神的話語,看見大能的異象,但是他仍貪圖不義的財,教巴勒以淫亂作以色列人的絆腳石。他若是真的認識又事奉真神,就不會設計使以色列人陷在淫亂的罪中。他實在是一位如假包換的假先知。後來在摩西攻打米甸時,殺了巴蘭。
- 2. 「開口」 ── 希伯來文是 פָּתַח,這個字音譯是 pathach;其字意為「打開」,「鬆開」。今日鑰節描述的事件非常戲劇化,神使驢「開口」,「以人言攔阻先知的狂妄」(彼後二16),但他仍然執意前往,去見巴勒。這裡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巴蘭受錢財的迷惑,隨巴勒的使者前去,神差遣天使去警告他。驢三次看見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路上,手裡有拔出來的刀,但先知巴蘭卻一次也看不見。這表明當人因為貪愛金錢、財產、名望等等,而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比驢還盲目,還愚昧。
【每日一問】
我們從巴蘭這個負面的人物身上可以學到什麼寶貴的功課?
新約聖經中好幾次提及巴蘭,以他的作為我們的鑒戒。
- 1. 「巴蘭的路」(彼後二15) ── 是指著他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就是以出賣恩賜為求財的方法。他不但自己偏行己路,並且引誘別人同歧途。最終,他害人害己,而自己走向了滅亡之路。
- 2. 「巴蘭的錯謬」(猶11) ── 是指他所說的話,很多都是真實和中聽的,但曲解並違背神的旨意。他所說行的也無視於神的警告,甚至為財利而聽憑巴勒使喚。故他的「錯謬」值得我們警戒。
- 3. 「巴蘭的教訓」(啟二14) ── 是指他教導巴勒以罪行來敗壞那不可咒詛的百姓。巴蘭昔日所行的正是別迦摩教會所行的(啟二14),就是不持守聖經的標準,與世界彼此聯合。
在今日末世代,已經有許多假先知起來,敗壞教會,我們應警醒,免得被絆倒。
【每日金句】
「可悲的是我們也經常在所走的道路上犯錯,瞎眼,看不見神的警告,直等到他使用眾『驢』來阻止我們。」 ── 馬唐納
【每日默想】
巴蘭「貪愛不義之工價」(彼後二15),出賣他的恩賜。今天在教會中,是否也有許多巴蘭存在呢?求主幫助我們在聖靈光照耀下,將巴蘭的「貪愛」金錢、財產、名望,趕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