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各支派安營起行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以色列人要各歸自己的纛下,在本族的旗號那裡,對著會幕的四圍安營。」(民二2)
「以色列人就這樣行,各人照他們的家室、宗族歸於本纛,安營起行,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民二34)
【每日鑰字】
《民數記》第二章再次記載各支派的首領及數目,但次序是按照他們安營的方位。
- 1. 「纛」 ── 希伯來文是 דֶּגֶל,這個字音譯是 degel ;其字意為「旗幟」,「軍旗」;中文唸dào。今日鑰節指出十二支派分為「四營」,安置在帳幕周圍。每個營由三支派組成的小組,都有自己的「纛」 (大旗),而各族也有自己的「旗號」。「纛」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各支派的「旗幟」。這四個「纛」是
- (1) 猶大的「纛」
- (2) 流便的「纛」
- (3) 以法蓮的「纛」
- (4) 但的「纛」
「纛」的功用是指揮方向而維持秩序。以色列人 「對著會幕的四圍安營」。營陣是四方形:東邊以猶大支派為首領;南邊以流便支派為首領;西邊也以以法蓮支派為首領;北邊以但支派為首領;會幕在中心,祭司利未人則環繞著會幕安營。這樣的一個陣營象徵著一個十字架。
此外,領導支派的纛及各族的旗號是什麼模樣的,聖經未有記載。但根據猶太人的傳統 ── 猶大支派的旗號是獅子,流便支派的是人,以法蓮支派的是牛,但支派的是鷹。那麼這陣營又預表基督工作的四方面 ── 王、僕、人、和神。(比較以西結一章十節,及新約四福音書的特點。)今天基督徒屬靈爭戰得勝的秘訣就是高舉基督,仗著十字架而誇勝。
- 2. 「安營起行」 ── 「安營」希伯來文是 חָנָה,這個字音譯是 chanah;其字意為「紮營」,「支搭帳棚」。「起行」希伯來文是 נָסַע,這個字音譯是 naca`;其字意為「遷移」,「拔營」(尤指抽出帳棚的橛子),「啟程」,「離開」。以色列人或「安營」或「起行」,都是根據摩西的命令,而摩西則是遵照神的吩咐。這表示他們對神是絕對的順服。當他們以神為中心,有條不紊地「安營」和按次序地「起行」。這是一幅何等壯觀的圖畫!其中有六十萬戰士,連營十九多公里,且不計婦女孩子。
【每日一問】
十二支派以會幕為中心「安營起行」,這包含什麼屬靈教訓?
本章記載四件事,就是以色列人四圍安營 ──
- 1. 東邊安營的是猶大、以薩迦、西布
- 2. 南邊安營的是呂便、西緬、迦得
- 3. 西邊安營的是以法蓮、瑪拿西、便雅憫
- 4. 北邊安營的是但、亞設、拿弗他利
起營行軍也是按以上次序。無論是安營或行軍,會幕及祭司利未人皆在十二支派的中間。當神安排四營與起行的次序時,每個以色列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都知道自己當負的責任。
本章值得我們深思的,以色列人乃是井然有序的以會幕為中心安營。他們每次安營時,中間都是以會幕作為中心。會幕成為百姓生活行動的中心。從屬靈意義的觀點看,就是今天我們的生活也必須以基督和教會為中心。當神安排四營與起行的次序時,每一個以色列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屬那一支派,那一營。不論是安營或行進,各支派絕不能妄動,都要按著指定的位置排列。今天在教會裡也是這樣:每一位聖徒都有其功能,均應各盡其職(弗四12),投入服事的團隊行列;而教會一切的活動都必須連於基督,以基督為首(弗四15)和中心(西三11)。
【每日金句】
「我們的神是秩序的神,祂要以色列安營有規模,行進有次序,各人都知道他的位置,要保持這個地位。雖然有不同的纛與地位,但是只有一個中心,就是約櫃,所以得贖的人都在一支整體的隊伍。」 ── 邁爾
【每日默想】
神安排十二支派有條不紊地對著會幕安營,而各支派都有固定的位置。會幕成為他們生活的中心和焦點,因而他們在曠野行路,受神的祝福與引導。
- 1. 我們的生活是否以「神為中心」,而順服神旨意的安排呢?
- 2. 我們在教會中的事奉是否甘心的站在神要我們站的位置上?並照著自己的功用,負當負的責任呢?
【附錄】 ── 編列營地
《民數記》數點以色列人的目的,是要為各支派編列安營的陣形及行軍的次序。本書記載各支派的首領及數目,但次序是按紮營的方位 ── 東面以猶大支派為首,南面以流便支派為首,西面以以法蓮支派為首,北面以但支派為首。起營行軍也是按以上次序。無論是安營或行軍,會幕及祭司利未人皆在十二支派的中間。至於每面三個支派的準確位置,本章未有清楚說明,但從上下文看來,最自然的次序是順時鐘方向(1>2>3>4),如下圖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