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會幕的構造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這幔子要將聖所和至聖所隔開。」(出二六33下)
【每日鑰字】
《出埃及記》第二十六章記載造會幕結構的指示,包括帳幕、罩棚、頂蓋、幕板和門簾。
「幔子」希伯來文是 תַּבְנִית,字音譯是 tabniyth;其字意為「結構」,「模型」。「幔子」是本章一個重要字彙,共出現16次之多。今日鑰節指出至聖所的「幔子」與聖所的「幔子」有區別。作入至聖所和聖所的門簾所用的材料都是一樣。作帳幕和門簾的「幔子」是用藍色、紫色、朱紅色線,和撚的細麻織成的。但入至聖所作門簾的「幔子」,繡上的基路伯,表徵神的榮耀和公義,於是作門簾的「幔子」將聖所和至聖所隔開,為了阻絕有罪之人的親近。
在新約,至聖所的「幔子」預表基督的身體。當主耶穌釘死的時候,「幔子」就裂開了。如今,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再沒有幔子阻隔,我們只要藉著祂的寶血,都可以進入至聖所(來十19~22),而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寶座前,享受與神同在的恩典。
【每日一問】
作會幕的構造指示,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會幕的結構包括:
上一則|下一則

作會幕的構造指示,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會幕的結構包括:
-
1. 「帳幕」 ── 會幕第一層的幔子共十幅,每幅都用細麻繡上基路伯的形像;每幅長二十八肘,寬四肘,藉著邊緣的金鉤和鈕扣,以五幅幔子幅幅相連,再將十幅幔子用鈕扣相連,成為一幅大的掛帳。十幅幔子的十表徵人的完全;幔子指內層幕幔,表徵耶穌人性的美麗;帳幕指全體會幕,表徵道成肉身,在地上行走的主耶穌。
2. 「罩棚」 ── 加蓋在帳幕之上的罩棚共十一幅,用山羊毛編織,每幅長三十肘,寬四肘,以銅勾相連。十一山羊毛表徵為贖罪而被剪除;十一乃六加五,表徵以人(六)的身分負起責任;罩棚表徵主耶穌為代替人而成為罪(林後五21)。
3. 「頂蓋」 ── 上面有罩棚,用染紅的公羊皮作成。最上面有頂蓋,用黑色的海狗皮作成。海狗皮表徵主耶穌在地上做人,並無佳形美容,卻堅固耐苦,祂的人性足能保護信徒,不受撒但和世界侵害。
4. 「幕板」 ── 共四十八塊版,用皂莢木作。各有兩個榫頭,插在帶卯(即有插口)的銀座的兩個凹口處,使它穩定。此外還有橫閂穿入豎板的金環上,將所有豎板連住,使架構更堅固。兩邊和後邊的兩個彎角,有額外的兩塊板加上去,用來支撐兩邊的木架,使它更穩固。四十八塊版乃六乘八,表徵舊造的人(六)在復活裡(八)成為建造教會的材料,一切都根據主的救贖(銀座)。
5. 「門簾」 ── 所與至聖所之間有幔子隔開。幔子用彩色線織成,掛在包金的柱子上會幕是東西向的長方型,東面沒有板,掛一幅幔子,稱為門簾,都是用麻紗和藍色、紫色、朱紅色的毛線織成。因此整個會幕從上到下有四層,從裡面到外面有三層。細麻表徵主的潔白和聖潔;藍色線表徵屬天;紫色線表徵主的君尊;朱紅色線表徵主的流血犧牲。
-
1. 帳幕的本身就是表明基督。今日,我們是否享受基督的所是、所作與所有呢?
2. 舊約的幔子分隔開聖所和至聖所,把罪人擋在「施恩座」的外面。新約的幔子裂開,人可以坦然無懼地來親近神,支取恩典。這對我們有什麼屬靈含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