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擊打磐石與舉手禱告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裡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帶領以色列的幾個長老,從百姓面前走過去。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裡,站在你面前。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出十七5~6)

「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出十七11)

【每日鑰字】

《出埃及記》第十七章描述神吩咐摩西擊打磐石出水,供給百姓所需用的水;與神為他們爭戰,而摩西舉手禱告,使百姓戰勝亞瑪力人。

  1. 1.  「擊打」 ── 這個希伯來文字是 נָכָה,字音譯是 nakah;其字意為「打擊」,「擊殺」。以色列人由汛的曠野,來到「利非訂」(休息的意思,位在汛的曠野與西乃曠野之間)安營。因百姓沒有水喝,就與摩西爭鬧,並且口出怨言,幾乎要拿石頭打死他。但神並沒有離棄他們。當摩西呼求神時,神命摩西擊打磐石,磐石就流出水來,解決百姓的乾渴。因著百姓試探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摩西給那地方起名為「瑪撒」(試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爭鬧的意思)。以色列人對神的懷疑和不信任是我們的鑑戒(林前十6)。基督徒在世上的生活行動,也是走一條屬靈曠野的道路。願我們不重蹈他們失敗的覆轍。
  2. 2.  「舉手」 ── 「舉」這個希伯來文字是 רוּם,字音譯是 ruwm;其字意為「高舉」,「抬高」。就在「利非訂」,亞瑪力人來和以色列人爭戰。摩西要約書亞率兵出戰。摩西上山,手裡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但亞倫戶珥扶著摩西困乏的左右手,使他可以舉手禱告,直到日落,叫以色列人打敗了亞瑪力人。最後,摩西築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因為摩西知道他們得勝的關鍵,全在於神的能力。耶和華永遠是得勝的主,也是我們的旌旗。願我們奉祂的名豎立旌旗,使我們因祂天天得勝。

【每日一問】
我們從以色列人在利非訂的經歷,可以學到什麼功課?

  1. 1.  神的供應 ── 賜活水。雖然百姓對摩西的不滿或爭鬧,乃是試探解決了百姓的乾渴。在新約,林前十章4節說,這磐石就是基督。杖的擊打,乃是主的死;所流出來的水,乃是聖靈。基督乃是流出活水的「靈磐石」,能解決我們的渴,使我們滿足。所以,願我們每天從主領受生命活水,經歷聖靈更新的能力吧!
  2. 2.  神的率領 ── 爭戰得勝。以色列人第一次與外來敵人(亞瑪力人) 爭戰;而他們得勝的因素乃是約書亞在山下率兵爭戰,和摩西在山頂上舉手守望,還有亞倫與戶珥手的扶持。亨利馬太說的好,「基督是我們的約書亞也是我們的摩西;祂是拯救我們的元帥,為我們打了勝仗。」所以,願我們作基督的精兵,每天以基督的十字架為我們的旌旗,勝過亞瑪力人所預表的「肉體」吧!
  3. 3.  摩西的配合 ── 擊打磐石與舉手禱告。這兩件事顯明瞭神在地上的作為,需要人與祂同工。摩西擊打磐石,神就使水流出來,供應了神百姓的需要。在和亞瑪力人的爭戰中,摩西只作一件事,就是舉手禱告,這是他們爭戰中得勝的關鍵所在。保羅說:「我們是與神同工的」(林前三9)。所以,願我們每天與神配合,解決人的需要,並在祂率領下爭戰得勝吧!

【每日金句】

「山下的勝敗,到底是誰定規的呢?……在天上神要以色列人得勝,但在地上的摩西如果不舉手,以色列人就失敗,如果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是地上支配了天上。」 ── 倪柝聲

【每日默想】

以色列人爭戰的成敗系於摩西的「舉手」和亞倫與戶珥的「扶手」

  1. 1.  「舉手」表示我們向神禱告。在屬靈的爭戰中,我們是否該「舉手」時就「舉手」呢?
  2. 2.  「扶手」說出我們與肢體同工。連摩西的手還需要有亞倫與戶珥的扶持,摩西還需要別的肢體的扶持,更多何況我們呢?為著扶持弟兄姊妹,我們是否該「扶手」時就「扶手」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