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嗎哪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出十六2)

「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什麼,就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呢?』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出十六15)

【每日鑰字】

《出埃及記》第十六章記述以色列人因缺食物而發怨言,神就賜「嗎哪」作他們的食物。

  1. 1.  「發怨言」 ── 這個希伯來文字是 לִין לוּן,字音譯是 luwn;其字意為「發牢騷」,「抱怨」。以色列人發怨言不只一次,這次是他們出埃及後第三次發怨言,後期更不斷向神發出。他們忘記了神幫他們渡過紅海的神蹟,還忘記了神曾使瑪拉苦水變甜。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第二個月十五日,來到汛的曠野,因缺糧再次向摩西惡毒地抱怨神。摩西責備並提醒他們,他們的怨言事實上是向神發的。以色列人在曠野旅中充滿了怨言、不順從和不信。他們每當遇到遇挫折,困難的時候,就發怨言。即使這樣,神仍親自供給他們所需要的一切。
  2. 2.  「嗎哪」 ── 這個希伯來文字是 מָן,音譯是 man;其字意為「這是什麼」。因「嗎哪」初降時,以色列人因對其產生疑問而如此稱呼,「這是什麼呢?」神聽到了以色列人發的怨言,也回應了他們,應許將從天上降下糧食來。到了早晨,野地有白如霜的小圓物,他們叫它為「嗎哪」。神賜以色列人「嗎哪」的目的,乃是為要:
    1. (1) 試驗以色列人有沒有遵祂的命令
    2. (2) 使他們知道祂將他們從埃及拯救出來
    3. (3) 使他們看見耶和華的榮耀
    4. (4) 使他們認識「耶和華」是他們的神

    「嗎哪」的特色,乃是:

    1. 1. 從天降下
    2. 2. 隨露水而降
    3. 3. 早晨才有
    4. 4. 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
    5. 5. 小的
    6. 6. 細的
    7. 7. 圓的
    8. 8. 白色的
    9. 9. 如霜
    10. 10. 像芫荽子
    11. 11. 滋味如蜜
    12. 12. 薄餅

    此外,神定下收取「嗎哪」之例。以色列人必須每天拾取所需,不可屯積。摩西吩咐以色列人,用一金罐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約櫃內留到世世代代作為紀念。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迦南地。

【每日一問】
「嗎哪」有什麼重要的屬靈意義?

  1. 1.  「嗎哪」從天降下,是以色列人行走在曠野路上所不可缺少的。在新約,基督才是從天降下來的生命糧(約六31,35,41)。在人生的曠野裡,處處、事事都是挑戰,每天都會經歷缺乏,故每天都須要得著新的供應。所以,讓我們每天與基督有新的接觸,天天從祂得著新的供應,得著新的力量吧!
  2. 2.  以色列人每天必須「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是而「不許……留到早晨」。所以,讓我們像以色列人每天收取「嗎哪」一樣,每一天清早起來作的第一件事,就親近祂、享受祂,而得著生命的供應吧!
  3. 3.  神命收藏一罐嗎哪,留到世世代代作紀念。在新約,主應許要把隱藏的「嗎哪」賜給得勝者(啟二17)。一天一次的嗎哪是全以色列人所共有,但隱藏的「嗎哪」則是留到迦南的。而得勝者將來要享受隱藏的「嗎哪」,因祂要作他們特別的賞賜。所以,讓我們天天愛慕基督,仰望祂,每天與祂都有特別和寶貴的經歷吧!

【每日金句】

「在曠野裡以色列百姓沒有嗎哪不能活著一樣;如成為客旅(彼前二11)的信徒在每日的生活中不與耶穌基督同在,那麼就不可能活下去。」 ── 達秘

【每日默想】

  1. 1.  以色列人一遇到困境時,就埋怨,發怨言。我是否也如同他們一樣?
  2. 2.  以色列人拾取神賜的「嗎哪」,行走曠野不致餓死。他們是否也依靠神供給當天的需要呢?我們是否也養成天天拾取屬靈「嗎哪」習慣呢?
  3. 3.  聖經的話就是我們屬靈的「嗎哪」,我們是否學習到「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