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法老的討價還價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不可都去!你們這壯年人去事奉耶和華吧,因為這是你們所求的。」(出十11上)
「法老就召摩西來,說:『你們去事奉耶和華;只是你們的羊群牛群要留下;你們的婦人孩子可以和你們同去。』」(出十24)
「我們的牲畜也要帶去,連一蹄也不留下;因為我們要從其中取出來,事奉耶和華我們的神。我們未到那裡,還不知道用什麼事奉耶和華。」(出十26)
【每日鑰字】
《出埃及記》第十章記載描述神又連續降蝗災和黑暗災,但法老仍心剛硬拒,不容百姓去,結果最終只好承受神最嚴厲的審判。
我們從神降這二災(蝗災和黑暗災),學到什麼功課?

-
1. 法老為了要確保以色列人從曠野一定回來,就尋求和摩西妥協,而採用了另外兩項伎倆:
-
(1) 「不可都去!你們這壯年人去事奉耶和華」 ──「事奉」希伯來文是 òÈáÇã,這個字音譯是 `abad;其字意為「服事」,「工作」。這裡是法老第三次的妥協:允許「壯年人」(原文指勇士)離開,但婦人孩子必須留下。這樣,以色列人就會自動的再回來,因為他們離不開自己的家人。但神的旨意卻是全家人都離開埃及!面對家庭,我們是否全家人歸主,愛主呢?
(2) 「只是你們的羊群牛群要留下」 ──「留下」希伯來文是 יָצַג,這個字音譯是 yatsag;其字意為「安置」,「停留」。這是法老第四次的妥協:留下牲畜,全體以色列人可以離開。羊群牛群代表的是以色列人的財產,財寶在那,心也就在那。面對財物的奉獻,我們是否半心半意,把重要的留下來呢?
我們從神降這二災(蝗災和黑暗災),學到什麼功課?
-
1. 法老的「討價還價」 ── 法老經歷種種災害,心漸漸向神妥協,但仍是有條件式的;並以「討價還價」的伎倆,能保留多少就留下多少。注意!神的心意是「全體以色列百姓,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為要祭祀耶和華」(出三18)。故法老向摩西提出的四個折衷方案,是不能接受的:
-
(1) 在這地祭祀
(2) 只是不要走得很遠
(3) 不可都去
(4) 羊群牛群要留下
-
(1) 對神順服,摩西見法老,每一步,每一細則,都聽命於耶和華的吩咐。
(2) 對法老的計謀,摩西絕不妥協。
(3) 對法老的剛愎和出言不遜,摩西則剛強壯膽的應對。
-
1. 在帶著婦人和孩子,也帶著一切的財物,「向耶和華守節」的事上(出十10),我們是否有約書亞一樣的心志,「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二四15)呢?
2. 在「連一蹄也不留下」,為事奉神的事上,我們是否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一切,包括時間、事業、家庭與財物,完全奉獻給主,由祂管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