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耶和華與約瑟同在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他主人見耶和華與他同在,又見耶和華使他手裡所辦的盡都順利。」(創三九2~3)

【每日鑰字】

「同在」希伯來文是 הָיָה,這個字音譯是 hayah;其字意為「作伴」、「存在」。在《創世記》三十九章,我們看見神的手在約瑟的生命中作工;因有神的作伴,使他在試探面前,表現出得勝和完美的基督徒人生。本章至少有五次提到耶和華與約瑟「同在」的同意字,並且恩待他的事實(創三九2,3,5,21,23)。在約瑟的生命中,處處都使我們看見神與他作伴。約瑟在埃及主人波提乏的家中,因耶和華與他「同在」,百事順利;波提乏也看見他是一個有神「同在」的人,就派他管理家務;並且神因與約瑟「同在」的緣故,也使波提乏得到祝福。然而,約瑟勝過波提乏妻子的引誘,反倒帶來牢獄之災。但他並沒有因此受打擊而沮喪、頹廢,因為他有神的「同在」。約瑟在獄中,神也在獄中;再沒有一件事比有神的「同在」,更能證明約瑟是含冤下獄的。並且有神的「同在」,即是在逆境之中,任何事都能成為了他的祝福。因此,神的「同在」是約瑟在任何處境中得勝的秘訣。

親愛的,生命的際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而神的「同在」乃是我們蒙福的關鍵。有神的「同在」,任何事都可成為我們的益處。因環境可以改變,但是神的「同在」不改變。

【每日一問】
約瑟的遭遇和經歷,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創世記》三十九章記載約瑟在波提乏家和獄中的遭遇和經歷。本章與前一章有多麼尖銳的對照,猶大道德的敗壞跟約瑟的得勝成了強烈的對比。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約瑟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中,都能夠得勝:

  1. 1.  約瑟為何不受誘惑(創三九8~9) ── 約瑟拒絕波提乏妻子的引誘原因:
    1. (1) 自己的責任感,因波提乏把所有的都交在他手裡,而不願辜負主人的信託
    2. (2) 認識自己的尊嚴,因在這家裡沒有比他大的
    3. (3) 分辨該與不該的界限,因她是波提乏的妻子
    4. (4) 不能作這件「大惡」事
    5. (5) 不肯「得罪神」
  2. 2.  約瑟如何勝過試探(創三九10~13) ── 波提乏妻子首先是以目傳情,其後是要求同寢,再後是天天死纏,最後用強要拉約瑟就範。然而,約瑟則是用三「不』和逃避的方式)來勝過情慾的試探:
    1. (1) 「不」聽從她的要求
    2. (2) 「不」與她同寢(10節中)
    3. (3) 「不」和她在一處,盡量避開她
    4. (4) 最後跑到外邊去。我們對魔鬼需要抵擋(彼前五8~9),對情慾需要逃避(提後二22;彼後一4),因逃避總比墮落好
  3. 3.  約瑟隨遇而安(創三九19~23) ── 約瑟雖然逃避主人之妻的誘惑,但反遭其陷害。然而,聖經沒有記載約瑟曾經作任何的反駁;他被下在監裡,也沒有任何苦毒或不滿,反而緘默地接受神為他安排的一切苦難。由於耶和華與約瑟同在,他下了監反而帶來轉機;並且約瑟在獄中有美好的生活見證,使他在司獄的眼前蒙恩。因神使用了約瑟坐監一事,來裝備、磨練他,使他具備以後成為宰相的能力,好成就祂的旨意。

此外,約瑟的遭遇和經歷,乃是預表主耶穌:

  1. 1.  甘心為奴僕(路二二27)
  2. 2.  與神同在(約十六32)
  3. 3.  討主人喜悅(約八29)
  4. 4.  因拒絕罪惡而受苦害(來二18)。

【每日金句】

「這裡有二件事實影響所有的人,就是環境和神。以約瑟來說,環境誠然是惡劣、灰暗的,但耶和華與他同在。」 ── 摩根

【每日默想】

本章一再提到神與約瑟「同在」的事實。這使我們明瞭約瑟的一生,以及解釋了神向他施恩的因由,並神如何因約瑟的緣故而賜福波提乏。今日,凡與我們接觸的人,是否都從我們所行的事上,看見神與我們「同在」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