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羅得的妻子變成一根鹽柱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那兩個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瑪;羅得正坐在所多瑪城門口,看見他們,就起來迎接,臉伏於地下拜。」 (創十九1)

「羅得的妻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創十九26)

【每日鑰字】

《創世記》第十九章記載所多瑪城遭到神的審判而毀滅,及羅得逃離所多瑪城的經過,但他的妻子因回頭變鹽柱。

「羅得」希伯來文是 לוֹט,這個字音譯是 Lowt;其字意為「掩蓋的」。他是亞伯拉罕兄弟哈蘭的兒子,亞伯拉罕的姪兒,也是摩押人和亞捫人的始祖。羅得貪愛世界的遭遇可作我們的鑒戒。

羅得是個義人,他為惡人的罪行天天傷痛(彼後二7),但從《創世記》十九章我們看見羅得的結局,知道他是個失敗的義人。羅得代表那些雖然得救,卻代表那些與世人並無分別,因而見證被「掩蓋的」基督徒。羅得的光景和結局乃是:

  1. 1.  羅得選擇走自己的道路 ── 他選擇離開了亞伯拉罕,與神疏離,而居住在「所多瑪」(創十三10~13)。「所多瑪」的原文字意是「焚燒」或「鎖鏈」,預表罪惡的世界。羅得只顧眼前,為過著舒適的生活,卻選擇由「帳棚」遷居到所多瑪的「房屋」,後來淪落到與兩個女兒住在「洞裡」(創十九30),終陷自己於受虧損的局面。
  2. 2.  羅得住在罪惡滿盈的城市 ── 羅得明知所多瑪是罪大惡極之地,卻天天坐在城門口,說出他是作官的,是有名望的人士。可見他愛戀世俗,被所多瑪的生活方式完全潛移默化,以致失去了屬靈的見證,不單不能影響別人,也連累了全家人:
    1. (1) 他的兩個女婿,不尊敬他,都以為他的話是戲言,也不相信他的話,而滅亡了。
    2. (2) 他的妻子雖被拯救出來,仍然不聽天使的話,最終因回頭觀看,而變成了一根鹽柱。
    3. (3) 他的兩個女兒學了所多瑪的惡習,與父親亂倫,作出不可題的醜事,而生出摩押與亞捫人的始祖,成為以色列人的世仇。

      羅得雖帶家人離開所多瑪是一回事,使所多瑪離開家人又是另一回事!照樣,基督徒脫離世界不難,要將世界脫離基督徒的心就難多了!

【每日一問】
羅得的妻子如何變成了一根「鹽柱」,與我們什有麼關係?

羅得的妻子在催迫下才願離開所多瑪,但她的心仍留在城中,故竟不聽從天使的警告,「逃命吧,不可回頭看!」因為她心中放不下那些留在所多瑪城裡的親友以及家財,在城毀時戀戀不捨的「回頭一看」。因此,神把她變成了一根「鹽柱」。現在死海的南端還有許多鹽柱,它們一直都被稱為羅得之妻,而訴說著她悲慘的見證,一個關於「鹽柱」的見證。

聖經沒有記載她的名字,但她變成一根「鹽柱」之事,與我們有切身的關係。因為「鹽柱」是一個羞辱的記號(路十七32),成為後世之人的鑒戒。主耶穌提到祂在末日再臨的情形時,曾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路十七32),提醒我們不要貪戀世界。主耶穌還告訴我們,手扶著犁「向後看的」(指三心二意,瞻前顧後),就不配進神的國(路九62),鼓勵我們當勇往直前的跟隨主。此外,「鹽柱」光有鹽的形狀樣式,而喪失了鹽的影響力。我們本來是世上的鹽(太五13),但若貪愛世界,就失去了生命力和生命的表現,至終將失去屬靈的見證,成了無用的「鹽柱」

【每日金句】

「各位讀者看過了本章,知道神留下這些教訓,是叫我們保守自己不犯罪,不讓世上的汙穢沾染我們的心,並且等候神的兒子從天降臨。」 ── 馬金多

【每日默想】

使羅得離開罪惡之城難,使罪惡之城離開羅得的妻子更難。他的妻子的腳雖然離開了所多瑪,但所多瑪卻沒有離開她的心。羅得的妻子變成鹽柱是一個值得我們警戒的羞辱記號,因「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雅四4)我們是否輕忽了神的恩典,心裡仍貪戀今世的滿足,還經常「回頭一看」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