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撒冷王麥基洗德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與亞伯蘭;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創十四18~20)
【每日鑰字】
「撒冷王麥基洗德」的「撒冷」是地名,希伯來文是 שָׁלֵם,這個字音譯是 Shalem;原文字意是「和平」、「平安」、「完美」;「麥基洗德」希伯來文是 צֶדֶק מַלְכִּי,這個字音譯是 Malkiy-Tsedeq;原文字意是「仁義的王」。這裡我們看見「麥基洗德」的四個特點:
- 1. 他是至高神的祭司,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亞伯蘭。
- 2. 他祝福亞伯蘭,表明他的地位超越亞伯蘭。
- 3. 他讚美「天地的主、至高的神」,是神把敵人交在亞伯蘭手裡。
- 4. 亞伯蘭把所得的十分之奉獻給他。
《希伯來書》七章3節提到麥基洗德「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這段話指出麥基洗德預表耶穌基督是我們永遠、完美、公義、高過諸天的「尊榮的大祭司」(來四14,七11),作了更美之約的中保,成就了神與人之間的和平(詩一百十4;來七1~3,22~26)。
此外,《創世記》第十四章記載二件事:(1)亞伯蘭救回羅得;和(2)麥基洗德祝福。這裡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亞伯蘭與羅得 ── 他充分表現出對羅得的愛心,以及顯出其寬宏的胸懷。雖然羅得曾經虧負過他,但他還是關心羅得的安危。他完全不念舊惡,立刻挺身而出,為拯救被擄的羅得而爭戰。
- 2. 亞伯蘭與麥基洗德 ── 本章的高潮是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把被擄掠的羅得從敵人手裡奪回來的時候,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在屬靈的爭戰中,主會用「餅和酒」供應我們,餅和酒均預表基督是我們生命的供應,前者使我們飽足、滋養、恢復、加力,後者使我們舒暢、激動、奮興。之後,亞伯蘭接受了麥基洗德的祝福,就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給了麥基洗德。我們也應當藉著財物的奉獻,表達我們對祂的愛及感恩(林後五14~15,八1~2)。並且亞伯蘭從麥基洗德的讚美,認識了「天地的主、至高的神」。這是聖經第一次出現對神稱為「天地的主」。因為有亞伯蘭在地上得了勝,神開始被稱為天地的主了!
【每日一問】
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其屬靈意義是什麼?
亞伯蘭獻「十分之一」給至高神的祭司,表明承認他的得勝是出於麥基洗德的代禱和神的賞賜。他獻的「十分之一」,普遍被視為十一奉獻之起源。在列祖時代,雅各亦許願奉獻十分之一給神。他們是自發的願獻上十分之一。在摩西時代,以色列人定規要獻上超過十分之一。他們必須按著律法的要求,把田地所出產的十分之一獻給神;又把所有出產的十分之一給利未人;又把每第三年的土產的十分之一,取出來賙濟窮人及孤兒寡婦。只是到了舊約末期,因為百姓的背逆,先知瑪拉基只提到總收入的十分之一的奉獻(瑪三8)。在新約時代,主對我們提出奉獻的原則,就是「多給誰,就向誰多取」(路十二48)。這句話提醒我們多得到神恩典的人,就當多奉獻。保羅也鼓勵我們多奉獻,因樂意多奉獻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九7)。因此,財物奉獻是我們蒙福之路,也是我們屬靈光景之溫度計。
【每日金句】
「當不敬虔的世界以賄賂前來試探時,讓我們記起神的名 ── 「天地的主」 ── 這名曾經是亞伯拉罕得勝的憑藉。」 ── 邁爾
【每日默想】
亞伯蘭接受了麥基洗德的祝福之後,就拒絕了從所多瑪王來的財富;見證了他的富足完全是從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而來。若是沒有主「餅和酒」的供應,又有誰能勝過世界(名聲、財富和權力)的引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