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人物】0331 沒有赴席的人和沒有穿禮服的人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太二二1~2)

《馬太福音》二十二章是主以第三個娶親宴席的比喻,再次敘述猶太人棄絕主,故神將救恩轉賜給外邦人。這個比喻指出天國像王擺設娶親的筵席,打發僕人去請客人赴宴。注意其中的三次邀請,首先,他派僕人親自預先邀請客人,但客人不肯來。他又打發其他僕人去請客人,說明自己已經預備妥當,請他們來赴宴,卻遭他們毅然拒絕。那些被請的人有些不理會;有些忙於農務和生意;有些淩辱或殺害王的僕人。王勃然大怒,並且派兵毀滅兇手,燒燬他們的城第三次王要僕人四處去找人來赴宴,直到筵席上座無虛席。王發現賓客中有人沒有穿禮服,就質問他為何衣冠不整地赴宴,那人無言可答,王便派人把他丟在黑暗裡,叫那人哀哭切齒。主總結這個比喻說:「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娶親宴席的比喻】

「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太二二11~12)

這個比喻非常有意義,但它並不是一個比喻,而是兩個。如果我們把它們分開來看,可能更容易和較全面的把握住其意義。

  1. 1.  有沒有赴席的人 ── 是人得救的問題。本段有三班人竟然拒絕天國的福音:
    1. (1)  不肯來的人:有分於筵席與否,全在於被邀的人「肯不肯」來;求主給我們一顆「肯」的心,因為這是享受屬靈豐富的先決條件。如尚未得救,現在肯不肯領受基督的救恩?
    2. (2)  不理的忙人:忙到田裡去從事農耕,忙做買賣,忙讀書,忙打球……。忙不是壞事,但若因忙而忽略永恆,這損失何等大。
    3. (3)  反對的惡人:定意背叛,不但不理天國的邀請,更動手淩辱、殺害這些帶著愛的使命的僕人。這是歷代迫害基督徒的一班人。
  2. 2.  有沒有穿禮服的人 ── 是人得勝的問題。按著那時風俗,主人會為賓客預備參加婚宴的「禮服」。當時這些賓客都是直接從路上邀請來赴席的,因此不可能穿著禮服,惟一合理的解釋,便是主人也為所有的客人準備了婚宴用的禮服。那個客人既然應邀赴宴,卻不肯穿主人所預備的禮服,這對主人是相當沒有禮貌的。11節裡面的「沒有穿禮服」,和12節裡面的「不穿禮服」,原文不相同。文生(Vincent)解釋,在希臘文中頭一個「沒」有穿,是指一件事的事實,而這裡第二個「不」穿,是出於他的決定,是明知的不穿。「沒有穿禮服」的人,乃是指失敗的基督徒,行事為人沒有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1),也就是沒有「披戴基督」(羅十三14;加三27)。由於將來國度的喜樂和榮耀,是為得勝的基督徒預備的;而失敗的基督徒因沒有憑著基督過得勝的生活,在千年國沒有資格享受那個婚筵,以致暫時要在外面的黑暗裡受管教。蒙恩之後,我們有否純潔自己?有沒有披戴基督的救恩?
  3. 3.  「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二二14)這句話可能概括了兩班人。首先,那些去照田地、作買賣的人曾被神邀請,但沒有被選上。其次,被召的賓客或後來「沒有穿禮服」的人。所以,「沒有穿禮服」的人有兩種解釋:第一,掛名的基督徒很多,但真正得救的人就少;第二,信主得救的人很多,但得勝的人就少。如果是後者,那麼「被召」是指接受救恩(羅一7,林前一2,弗四1),「選上是指得賞賜。因此許多解經家認為,那個「沒有穿禮服」的人,乃是指已經解得救,卻是失敗的基督徒。在千年國度時,而沒有資格享受為得勝的基督徒預備的那個婚筵,而要在外邊的黑暗裡受神的懲治(二五30)。

【默想】

  1. 1.  娶親宴席的比喻指出被邀的人「肯不肯」來,這是享受屬靈豐富的先決條件;而「穿禮服」是配與不配享用豐盛筵席的關鍵。對赴天國的筵席我們的態度如何?我們有沒有預備禮服赴筵呢?
  2. 2.  「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二二14),說到信主得救的人很多,但得著獎賞(林前九24)的人則少。雖然不論何人都蒙呼召來進神的國,到那日有些信主的人要後悔,因預備得太遲,沒有好好天天享受基督,披戴基督,以基督為為彰顯;未信主的人必要後悔,因未信以致沉淪。

3/30下午茶舊約新約3/1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