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太十一1~15)
讀經:馬太十一1~15
主題:不因主跌倒
提要:
本章上半段記載主耶穌如何堅固施浸約翰。第1節是前一段主耶穌吩咐十二使徒往各城傳道的結語。2~15節是關乎主堅固被囚的施浸約翰。那時約翰被下在監裡,聽見主耶穌所做的事,於是透過門徒去問祂是否是那「將來要來的」。主耶穌並沒有正面回答約翰的詢問,祂要他的門徒把所見所聞的事情告訴他,並回答他說「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接著,主稱讚約翰,認為他比先知還大,是聖經所應許「為彌賽亞預備道路」的那一個。他比眾人都大,但天國裡的每一個人都比他大。這是一段引起各方議論的話。一個人的大小,並非在信心、道德、靈性、名聲、工作、地位上,乃在於他和基督的關係如何。天國裡最小的乃是指有基督住在他們裡面(西一27);而施浸約翰不過是新郎的朋友而已(約三29),只是在身外認識基督。最後,主說先知與律法說預言到施浸約翰為止,約翰並且是那「當來的以利亞」。本段從2~15節可分為三段: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十一6) 鑰點:
本段敘述主耶穌鼓勵施浸約翰,不要因祂「跌倒」(原文字義是見怪,厭棄,絆腳)。施浸約翰是主的先鋒,如今卻在監獄中受苦有一段時間,因此信心軟弱,怪主沒有為他作什麼,因此他很失望。為了鼓勵施浸約翰,主讓人把祂所行的神蹟告訴約翰。主的意思是要施浸約翰看見主所作的事(4節),就知道祂是誰;但不要因他下監而跌倒,更不要因主幫助了瞎子、瘸子……死人、窮人,而沒有作他所要的而失望。得著主的醫治、復活是有福的,但因信主、愛主卻不因祂的作法、祂的方法而跌倒,是更大的福。所以,我們要學習在環境中不要問「為什麼」,而是要問「主是誰」。蓋恩夫人(Madam Guyon)曾說,「我信神過於祂的工作。」親愛的,讓我們對主有更多的認識,甘心地接受祂所安排的環境、道路,不因祂為我們作了什麼或不作什麼而跌倒,並且更不要讓人、事、物的變遷而影響我們專心地跟從祂。 默想:
凡主所所安排給我們的環境、道路,若能甘心領受,而不跌倒,這樣的人就有福了。 禱告:
親愛的主,你知道我的需要。我所在的環境,都是你親手替我安排的。你放我在現在的地位上,是要加增我的信心,牽引我更近你。但願我不再因你所作的或不作的跌倒!阿們! 【不要問「為什麼」,要問「主是誰」】 1977年,新疆大學重新招生,一位少女未受距離教育,卻以卓越成績考入外語系。原來他父親是留美工程師,放下高薪,帶妻女回新疆傳主大愛。愛妻在艱辛中 她所辭職,父女相依,政局動盪,被送勞改,父親暗中教女兒聖經和英語,直到離世。孤女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在校努力傳褔音,後阻礙於環境離校,繼續自由傳道。 播下的生命種子,也撒到全新疆! 為什麼一個愛主的人會遭遇不幸?為什麼有人為了傳福音卻失去一切,甚至自己的性命?甚至他的儿女也受到迫害?如果我們在這些問題上,用人的眼光來衡量,是永遠不會找到滿意的答案。所以我們要學習在環境中不要問「為什麼」,而是要問「主是誰」。讓我們對主有更多的認識,甘心地接受祂所安排的環境、道路,不因祂為我們作了什麼或不作什麼而跌倒,並且更不要讓人、事、物的變遷而影響我們專心地跟從祂。 1/19|舊約|下午茶|人物|1/21
本章上半段記載主耶穌如何堅固施浸約翰。第1節是前一段主耶穌吩咐十二使徒往各城傳道的結語。2~15節是關乎主堅固被囚的施浸約翰。那時約翰被下在監裡,聽見主耶穌所做的事,於是透過門徒去問祂是否是那「將來要來的」。主耶穌並沒有正面回答約翰的詢問,祂要他的門徒把所見所聞的事情告訴他,並回答他說「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接著,主稱讚約翰,認為他比先知還大,是聖經所應許「為彌賽亞預備道路」的那一個。他比眾人都大,但天國裡的每一個人都比他大。這是一段引起各方議論的話。一個人的大小,並非在信心、道德、靈性、名聲、工作、地位上,乃在於他和基督的關係如何。天國裡最小的乃是指有基督住在他們裡面(西一27);而施浸約翰不過是新郎的朋友而已(約三29),只是在身外認識基督。最後,主說先知與律法說預言到施浸約翰為止,約翰並且是那「當來的以利亞」。本段從2~15節可分為三段:
-
1. 約翰的反應(2~3節) ── 願望落空時,不灰心、不沮喪,更切勿對主失望!
2. 主的回答(4~6節) ── 定睛在主所是和所作上,只管全心信賴,逆境中得以站立!
3. 主的稱讚(7~15節) ── 有主稱讚,心大得安慰,一生必無怨無悔!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十一6) 鑰點:
本段敘述主耶穌鼓勵施浸約翰,不要因祂「跌倒」(原文字義是見怪,厭棄,絆腳)。施浸約翰是主的先鋒,如今卻在監獄中受苦有一段時間,因此信心軟弱,怪主沒有為他作什麼,因此他很失望。為了鼓勵施浸約翰,主讓人把祂所行的神蹟告訴約翰。主的意思是要施浸約翰看見主所作的事(4節),就知道祂是誰;但不要因他下監而跌倒,更不要因主幫助了瞎子、瘸子……死人、窮人,而沒有作他所要的而失望。得著主的醫治、復活是有福的,但因信主、愛主卻不因祂的作法、祂的方法而跌倒,是更大的福。所以,我們要學習在環境中不要問「為什麼」,而是要問「主是誰」。蓋恩夫人(Madam Guyon)曾說,「我信神過於祂的工作。」親愛的,讓我們對主有更多的認識,甘心地接受祂所安排的環境、道路,不因祂為我們作了什麼或不作什麼而跌倒,並且更不要讓人、事、物的變遷而影響我們專心地跟從祂。 默想:
凡主所所安排給我們的環境、道路,若能甘心領受,而不跌倒,這樣的人就有福了。 禱告:
親愛的主,你知道我的需要。我所在的環境,都是你親手替我安排的。你放我在現在的地位上,是要加增我的信心,牽引我更近你。但願我不再因你所作的或不作的跌倒!阿們! 【不要問「為什麼」,要問「主是誰」】 1977年,新疆大學重新招生,一位少女未受距離教育,卻以卓越成績考入外語系。原來他父親是留美工程師,放下高薪,帶妻女回新疆傳主大愛。愛妻在艱辛中 她所辭職,父女相依,政局動盪,被送勞改,父親暗中教女兒聖經和英語,直到離世。孤女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在校努力傳褔音,後阻礙於環境離校,繼續自由傳道。 播下的生命種子,也撒到全新疆! 為什麼一個愛主的人會遭遇不幸?為什麼有人為了傳福音卻失去一切,甚至自己的性命?甚至他的儿女也受到迫害?如果我們在這些問題上,用人的眼光來衡量,是永遠不會找到滿意的答案。所以我們要學習在環境中不要問「為什麼」,而是要問「主是誰」。讓我們對主有更多的認識,甘心地接受祂所安排的環境、道路,不因祂為我們作了什麼或不作什麼而跌倒,並且更不要讓人、事、物的變遷而影響我們專心地跟從祂。 1/19|舊約|下午茶|人物|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