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徒十五22~41)

【讀經】徒十五22~41

【主題】同工分手

【提要】

 第十五章22~41節的焦點乃是 ── 保羅因為是否帶馬可出外傳道,起了爭論,而與巴拿巴分手。本段可分為三段:

  1. 1.  耶路撒冷會議的後續(22~32節) ──
    1. (1) 會議的決議(22~29節) ── 他們選人、寫信、差遣。
    2. (2) 會議的後續(30~32節) ── 安提阿教會念信,得安慰、勸勉、堅固。

    耶路撒冷大會的覆信帶來鼓勵:也澄清了假弟兄引起安提阿教會的困擾,而令人歡喜。這封信措詞中肯、充滿安慰和愛的信提到聖靈的引導,解釋要持守的誡命。我們從此信的內容語氣學習到什麼功課?

  2. 2.  保羅與巴拿巴回到安提阿傳道(33~35節) ── 他們和許多別人一同教訓人,傳主的道。教會在正常的光景下,還有許多主的僕人在那牧養教會。我們從此學習到什麼功課?
  3. 3.  保羅開始第二次傳道的旅程(36~41節) ──
    1. (1) 保羅建議回到從前傳過道的地方,去看望弟兄(36節)
    2. (2) 二人因馬可是否同行而起了爭論,甚至分開(37~39節)
    3. (3) 保羅帶西拉走遍敘利亞和基利家,開始第二次傳道行程(40~41節)

    保羅和巴拿巴之間的尖銳的爭論,而導致分道揚鑣。我們從此事件學習到什麼功課?

【鑰節】
「巴拿巴有意要帶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但保羅因為馬可從前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不和他們同去作工,就以為不可帶他去。馬可從前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於是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保羅揀選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們把他交於主的恩中。」(徒十五37~40)

【鑰點】

 保羅與巴拿巴為帶馬可的事,「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哦!這真是一件使人遺憾的事!關於該不該帶馬可同行,兩人孰對孰錯,解經家見仁見智,各方看法不一,惟多數人認為保羅較有理。然而在這裡很難說誰是誰非。他們的分手主要由於性格或處事方法不同,與真理無關。在此我們不詳述各派講法。不過此事件有四點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1. 1.  神的工作不因人的分手而受攔阻。分手之後,他們並未因此而結怨,巴拿巴往居比路去,保羅則往加拉太去。他們各有各傳福音的機會,使得原本一隊的傳道團變成二隊,並藉著他們的傳揚和見證,分別作工,重訪各教會,使福音的工作更加擴大和廣傳到更遠之處。
  2. 2.  教會打發保羅和西拉出去,把他們交於主的恩中;而記錄中未說,他們替巴拿巴和馬可祝福。巴拿巴可能是負氣先帶著馬可離開,而沒有跟教會交通。保羅和巴拿巴兩人的分別點就在於此:一個出去時有教會的印證,一個出去時沒有教會的印證。我們需要從保羅與巴拿巴為馬可起爭執的事例,學習在事情的斷案中需尋求教會的交通、引導、印證,而決不可根據自己的功勞、地位和能力而定規。
  3. 3.  保羅的堅持和巴拿巴的愛心卻造就了馬可。從日後馬可成為保羅不可缺少的同工(西四10,提後四11)來看,或許巴拿巴和保羅的動機和和立場可能都沒有錯。馬可經過這次學習之後,因保羅的嚴厲拒絕,而受到激發,成為主更忠心的僕人;因巴拿巴愛心的寬容和提攜,因而得以堅立,日後被主大用。
  4. 4.  同工難免會有意見不合之時,切忌針鋒相對,使彼此「同工」而變成「同攻」,把「講台」而變成「砲台」。即使彼此不得不分開,仍要學習彼此祝福,以他們為主裡親愛的同工(林前九6);不可彼此攻訐,視同仇敵。

【默想】
 我們重視工作發展,還是團隊配搭?

【禱告】
 親愛的主,求你使我們珍惜我們的配搭,不讓我們堅持己意,以至與同工分手。阿們!

 我們不知為何神容許這事發生?不過我們相信在這事上神沒有失控。感謝主,他們卻仍然忠心愛主、愛教會。所以他們雖「分開」,卻沒有「分裂」;雖「分道」,卻沒有「分散」。── 佚名

7/17舊約默想小品7/19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