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民 35~36)
讀經:民數記
- 第35章:利未人的城邑與設立逃城
鑰句 ── 也把城四圍的郊野給利未人 - 第36章:女子繼承產業的條例
鑰句 ── 要嫁同宗支派的人
鑰節:
民三五6:「你們給利未人的城邑,其中當有六座逃城,使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裡。此外還要給他們四十二座城。」
默想:
「逃城」希伯來文源自「miqlat」這字,字根的是「接納」、「吸收」,就是「接納逃亡者到自己的地方」或「庇護」、「藏匿」的意思。這六座逃城 ── 三座在約但河東,三座在迦南地,乃是作誤殺人者的避難所(民三五12)。從它們的分佈情形來看,無論人住在那一區,不必走太遠,就可以到達離他最近的逃城,而不容易被報仇的人追上。逃城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乃是預表基督耶穌作了我們的避難所(來六18)。凡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再被定罪了(羅八1),並且脫離了罪和死的律了(羅八2)。藏「在基督耶穌裡」是我們唯一的得勝秘訣。
鑰節:
民三十六10:「耶和華怎樣吩咐摩西,西羅非哈的眾女兒就怎樣行。」
默想:
西羅非哈,有五個女兒名叫「瑪拉、挪阿、曷拉、密迦、得撒」,但沒有兒子。按當時習俗,人如果沒有兒子,產業就都要歸其他至親男性。西羅非哈的眾女兒要求得以繼承地業,而不讓她們父親的名字由以色列族譜中被抹去。感謝神!這是很美的事。她們不像其他的以色列人輕看那美地的產業。即使她們還沒有得著它,她們卻渴慕要得著,而神尊重她們的渴慕。為此神吩咐摩西,產業要歸女兒。但如果她們嫁給其他支派的人,到了禧年,其地業就要歸於別的支派了。所以三十六章論到她們繼承父親的產業方法,就是必須與自己支派的人結婚。結果我們看到西羅非哈可敬的女兒都遵守了神的命令,都嫁了她們伯叔的兒子,使她們的產業仍留在同宗支派中。回想《民數記》中的許多悖逆事件,這個完滿的句點令人感到欣慰。我們從西羅非哈的眾女兒身上,學習了什麼寶貴的功課呢?
禱告:
主啊,我們的一生像以色列人行在野地,也許會有許多試煉,許多考驗,許多艱難,許多苦楚,許多患難。可愛的主,保守我們緊緊跟隨你行,不叫我們倒斃在曠野裡。
詩歌:
主耶穌,當我們想到你
(《聖徒詩歌》180首)
(一)
(二)
(三)
(四)
(五) |
(一)
(二)
(三)
(四)
(五) |
讀完《民數記》,這本書對們我有什麼啟發、提醒呢?以色列人曠野的旅途是必需的,神藉此要知道他們內心如何,肯守祂的誡命不肯(申八2~6)。感謝神,今天神藉許多的人、事、物教導我們、教育我們、使我們成熟,好使我們能長大並且進入在基督裡的豐富。所以,不可忽略《民數記》中警告我們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