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大衛(David)── 重返耶路撒冷

〔聖經人物〕

【今日鑰句】

「猶大人來到吉甲,要去迎接王,請他過約但河。」(撒下十九15)

「婦人就憑她的智慧去勸眾人。」(撒下二十22)

「大衛年間有饑荒,一連三年;大衛就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這饑荒是因掃羅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基遍人。』」(撒下二十一1)

【今日鑰字】

《撒母耳記下》第十九章講述押沙龍之亂平定後,以色列眾支派要求大衛返回耶路撒冷,重登王位。那時在歡迎大衛的行列中,有示每,洗巴,米非波設和巴西萊。第二十章講述以色列人與猶大人在請大衛回來的事上起了爭議,而示巴趁機發動叛亂,引導以色列支派與大衛王對抗,只有猶大支派仍緊隨大衛。之後,示巴被一位智慧婦人所殺,叛亂事件得以平息,政治秩序得以恢復。第二十一章講述大衛為三年飢荒,求問耶和華。並通過懸掛掃羅的七個子孫,止息了因基遍人而起的饑荒。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1. 1.  大衛重返耶路撒冷 ── 大衛回來之耶路撒冷後,各人爭相歡迎他的人生百態:
    1. (1) 之前咒罵大衛的示每,前倨後恭的「急忙」來認罪求恕。
    2. (2) 欺騙大衛的洗巴,衝過約但河來到王面前,前來獻媚。
    3. (3) 為了大衛逃難而深感悲哀的米非波設,雖瘸腿卻堅持去迎接王同來,並向王表明他的心意。
    4. (4) 年紀老邁的巴西萊,從老遠的羅基琳下來,要送王過約旦河,而無所要求。

    趨炎附勢的示每和狡猾欺詐的洗巴不是出於真誠,而是出於必要。只有善良的米非波設和忠心的巴西萊對大衛才是真心真情,他們不求賞賜,只願見王平安,得榮耀。對即將要來的主,我們是否是那誠實愛主的人,禍福都不問呢?

  2. 2.  示巴之叛變 ── 示巴的叛亂比押沙龍的叛逆更嚴重。由於支派間的利害關係,示巴挑撥離間,煽動以色列人叛變,但「猶太人……都緊緊跟隨他們的王。」此外,今日鑰句提到「婦人就憑她的智慧去勸眾人。」示巴被約押率軍追趕,遁入亞比拉城。當時城被包圍,而城將破,且要血流成河。幸有一個聰明婦人挺身而出,憑她智慧的言語說服了約押,而中止攻擊此城。她又成功地勸說同城的人協力,將示巴殺死,割下他的首級交給了約押。這婦人果敢的行動和智慧的言語,竟拯救了全城被毀滅的危險。雖然我們不知道這婦人的名字,但《傳道書》九章14~16節說,「有一小城,其中的人數稀少。有一大君來攻擊,修築營壘,將城圍困,城中有一個貧窮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卻沒有人紀念那窮人,……貧窮人的智慧被人藐視……。」在地上雖然無人紀念她的名字,但感謝神,在天上的紀念冊上卻巨細全載她的言行。有人說的好,「雖然社會文化帶出『重男輕女』的意識,神卻在祂自己的國度中,不忽略姊妹的角色。」
  3. 3.  大衛求問耶和華 ── 大衛為三年飢荒,求問耶和華。結果從神那裡得著直接的回答,就是掃羅殺死基遍人一事,破壞了以色列人與基遍人所立的約,招致神的咒詛。可見,時間並不會使神的記憶模糊,也不會使祂的公正減少。因此,大衛便有了矯正的行動,神才結束了這次的管教。對付了這罪以後,聖經就記載說:「正是收割的日子,就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並且「神垂聽國民所求的」。 此外,今日鑰句提到「大衛就求問耶和華。」「求問耶和華」原文的意思是「尋求耶和華的面」。我們解決難題最好的途徑,就是在禱告中尋求主的面,因為在禱告中不僅可以遇見主,也必定會得著祂的回答。大衛的求問是中肯的,而蒙神喜悅,所以就得著了神的答應。神喜悅與人交通,且喜歡人到祂面前求問,祂也樂意向人施恩。願我們也有尋求祂的心,而知道祂手所要作的事。

【今日金句】

「問題並非在我們的禱告有多少,乃是在我們合乎禱告法則的禱告有多少。」 ── 佚名

【今日默想】

我們從大衛重返耶路撒冷,以及處理示巴叛變和饑荒問題,可以學到什麼功課?

  1. 1.  在歡迎大衛的行列中,大衛赦免曾經咒罵他的示每,饒恕曾經欺騙他的洗巴,原諒米非波設的失誤,又感謝巴西萊的恩情。我們能否體會到人的善變和神的寬宏大量?
  2. 2.  智慧的婦人保全了整座城。姐妹們千萬不要小看自己,只要願意被神使用,我們也能成為一位有智慧且勇氣過人的姐妹,來成就祂的大事。
  3. 3.  大衛的禱告蒙答應。如果我們禱告沒有得著回應,是否找出攔阻的原因呢?

【今日禱告】

主啊,願我們有尋求你的心,除去我們與你交通的攔阻,使我們禱告蒙你垂聽。阿們!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