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大衛(David)── 亞杜蘭洞的經歷
〔聖經人物〕

【今日鑰句】
「大衛就離開那裡,逃到亞杜蘭洞。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聽見了,就都下到他那裡。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裡,大衛就作他們的頭目,跟隨他的約有四百人。」(撒上二十二1~2)
「(大衛逃避掃羅,藏在洞裡。那時,他作這金詩,交與伶長。調用休要毀壞。)神啊,求你憐憫我,憐憫我!因為我的心投靠你。我要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詩五十七1)
【今日人物】
《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二章記載大衛的三件事,就是:
- 1. 藏匿亞杜蘭洞
- 2. 連累祭司被殺
- 3. 亞比亞投奔大衛
首先,大衛被非利士亞吉趕了出來,回到以色列地,就逃到亞杜蘭洞藏身。接著,到大衛那裡聚集的人有他的家人和四百跟隨他的人。稍後大衛得先知迦得的指示,就進入哈列的樹林。那時,掃羅仍在繼續追捕大衛,他鼓勵便雅憫人和臣僕與大衛敵對。掃羅因為嫉妒大衛,疑忌大衛,以至失去理性,幻想人人都與他為敵,即使是他親生兒子約拿單。之後,由於多益告密,掃羅得知亞希米勒善待過大衛,就瘋狂的下令殺他和與他在一起的祭司總共八十五人,並殺害整個祭司城的人。亞比亞他(亞希米勒的兒子)躲過了這場野蠻的屠殺,而去告訴大衛他全家被殺的遭遇,大衛則安慰和保護他。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大衛的逃亡過程 ──
- (1) 從迦特先逃到曠野的亞杜蘭洞。在人看,大衛躲在亞杜蘭洞,已經窮途末路。此時大衛接納投靠的人,包括凡受窘迫的、凡欠債的、凡心裡有苦恨的一班人,而成為他們的首領。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大衛作王的開始。
- (2) 寄居在米斯巴的山寨,為了安頓父母,盡人子的責任。
- (3) 聽從神藉先知的吩咐,往猶大地去,進入哈列的樹林,仍過著逃亡生活。大衛在危難緊迫的逃亡中,大衛深知絕不能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解決,只有依靠神的引領和能力才能得以逃脫。
因此,他在困境中仍謙卑信靠神:「等我知道神要為我怎樣行。」他先尋求和等候神的指示,看看神要他怎樣行,並且又聽從神藉先知迦得的吩咐。可見,大衛的逃亡乃是神訓練大衛為治理以色列王之前的過程。神通過掃羅的追殺,使他學習等候祂、倚靠祂和順服祂,而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在艱難的歲月中,我們是否裡願意尋求和等候神嗎?
- 2. 大衛在亞杜蘭洞的經歷 ── 大衛很可能在亞杜蘭洞寫了《詩篇》第五十七篇。走頭無路的大衛,似乎忘記自己正藏在潮濕黑暗的亞杜蘭洞裡,因為:
- (1) 他投靠在神翅膀的蔭下,要留在那裡,直到風暴過去。世上沒有一個人或一件事是真正可靠的,一切都令人失望,所以他首要的是先來投靠神,隱藏在神的保護和照顧之下。
- (2) 他求告成全諸事的神,因祂乃是為我們成全祂旨意的神。他深信神要在他身上成全的應許和旨意,絲毫不受任何事物、仇敵的阻撓。
- (3) 他用堅定的信心,稱謝、歌頌神的慈愛和誠實,以及祂的恩典和榮耀。所以,在讚美中,他緊緊抓住神的應許,和祂永不改變的屬性。
難怪他要喚醒自己的靈,與一切讚美的樂器唱和,甚至要把黎明喚醒,唱詩讚美神。因此,在危難的時候,大衛表達在神的翅膀蔭庇下,蒙祂的保守,災禍終會過去;並且他稱頌神的慈愛和誠實,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
【今日金句】
「如果大衛在亞杜蘭洞諸事纏身的光景下,猶能經歷神的同在,更何況我們呢?因此,後退的人哪!傷心欲絕的人哪!不要頻頻回顧失敗犯錯的過去,不要一直擔心害怕重蹈覆轍,只要轉臉仰望耶穌。」 ── 邁爾
【今日默想】
大衛躲在亞杜蘭洞裡,竟然向神發出禱告、求告、歌頌和讚美,因他已投靠在神的蔭下了!
- 1. 大衛到了亞杜蘭洞,就是進入了耶和華作他的避難所。消息傳到他家中,他的全家都下到他那裡求庇護,又有四百人跟隨,還有先知迦得與他同甘共苦,亦有亞比亞他的投奔。然而大衛要先經歷耶和華作他的避難所,保護他的性命,使他不受仇敵的驚恐,並把他隱藏,才可以庇護其他的人。在艱難的歲月裡,我們是否仍能委身於主,並相信祂必引導我們呢?
- 2. 大衛當時處在危機四伏的景況中,雖然危機未解除,然而,他的心境卻改變了,他將對敵人的懼怕,轉向於那一位能保護他的神身上,因而投靠在祂翅膀的蔭下。親愛的,人生最大的保障是什麼呢?面對困難或壓力,我們曾否經歷「我的心投靠神,投靠在祂的翅膀的蔭下」呢?
【今日禱告】
神啊,讓我們投靠在你的蔭下,學習等候、倚靠和順服你的功課。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