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靈修小品|移著膝蓋前進

〔靈修小品〕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四7~8)

 顧約拿單(Jonathan Goforth 又譯古約翰)1859年生於加拿大,18歲時聽到台灣宣教先驅馬偕博士的呼籲,決定奉獻福音的宣揚。讀大學時,曾到過960戶貧苦人家傳福音,這對他日後在中國內地的宣教甚有幫助。29歲時他與妻子一同前往河南事奉,收到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寄來的信:「內地會花了十年的時間才勉強進入河南。弟兄啊,如果你要進去,恐怕要移著膝蓋前進!」

 他傳福音的方法是一般西方人不容易做到的:犧牲自己的私生活,開放家裡讓老百姓參觀,因為家裡的西方用品(縫紉機、風琴)很叫中國人感興趣。頭五個月,他們就接待了兩萬五千名「觀光客」── 參觀的人都必須留下來聽他傳福音。

 後來他敘述1895年的光景:「每天都有大批的人湧入,我每天平均要講道八小時。王福林(一個悔改信主的賭徒和吸毒者)幫著我輪流傳,從早到晚,屋裡屋外站滿了人,許多人流連忘返,似乎忘了自己住在很遠的地方……。」

 1900年義和團運動,被殺的西教士約有1888人,華人信徒殉道的則有5000人。顧約拿單一直留在中國宣教,直到74歲才回加拿大。連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個主日,他還講道四次,才於睡夢中安然見主。

【默想】

 18歲的心志,960家的福音,25000位入室的訪客,每天8小時的傳講……這些統計數字說的是個什麼故事?

 一百多年前的他們放棄生活的水準與隱私,在中國用性命作基督的見證人,才有今天的我們。我們當如何?當如何?

【金句】
 一個屬神的人所能尋求的最光榮的勛章,乃是因事奉而受到的傷痕,因冠冕而受到的損失,因基督而受到的恥辱,因工作而受到的耗損。── 考門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