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靈修小品|立志為善
〔靈修小品〕

「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
馬克吐溫十五歲那一年,為要使自己的生活正常一點;他參加了一個「禁煙運動」,那個運動規定所有參加的人都不能抽煙,三個月後,他實在受不了了,就退出那個運動。
他在自傳裡說:「整整三個月,我一根煙都沒有抽,沒有任何文字可以描述我想抽煙的心,簡直要把我逼瘋了。」
正如馬克吐溫的經歷,保羅在《羅馬書》中更深刻地描述一個無終失敗「我」的經歷(羅七14~25)。他用第一人稱「我」,來表明縱使他渴望「立志為善」,但他的內心卻沒有力量,將他的願望化為行動。保羅慨嘆道,與肉體之間的爭戰是痛苦、無望的。此外,這一段中保羅提到單數的「我」,共三十七次,說明靠「自己」,結果只有落在罪中的受挫的困局裡,而必然過著嘆息埋怨的生活。誠如某聖徒所說,我們每看「自己」一眼,就得十倍仰望基督。
【默想】
今天經文告訴我們,保羅一直立志,但是結果一直失敗。由此可見,得勝的路並不在人的願意,並不在人的立志。願意不是得勝的方法;立志也不是得勝的方法。願意和立志,在勝過罪、討神喜悅的事上,沒有多大用處。親愛的,基督的拯救是我們惟一的出路 ── 「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七25)
【金句】
聖徒若靠自己的能力與罪爭戰,結果肯定是失敗和沮喪。 ── 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