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靈修小品|詩歌介紹「神未曾應許」
〔靈修小品|詩歌介紹〕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林後一20)
(一)
(副)
(二)
(三) |
(一)
(副)
(二)
(三) |
【詩人介紹】
本詩的作者傅安妮(Annie Flint,1866—1932)一生坎坷,三歲喪母,遭寄養家庭苛待,經鄰居告發後,被傅氏夫婦領養。安妮在八歲時信主,九歲時開始寫詩,少女時曾作曲、演奏鋼琴。廿歲時養父母雙亡,不久她因關節炎發作而不能教書,陷于貧病交迫、無人照顧之困境。以後四十年,她一直生活在痛苦中,肢體變形,手指關節毀損,艱辛地握筆在打字機上打下詩句。安妮的基督徒朋友力勸她憑信心求神醫治。經專心的讀經禱告後,她的結論是「神可以醫治,但祂對每一個人有不同的旨意,而神要以她的軟弱來榮耀祂,並確信神的恩典是夠她用的。」因此她順服。安妮的詩引用神的真理加上她切身的體驗,因此廣受讀者的歡迎;她的詩常被印在賀卡和牆飾上。
【詩歌感想】
屬天的道路是一條憑著神的應許才能行的路,其中的每個信心的腳步,都不是憑著眼見所能跨出的,處處都需要神永遠旨意的干涉和神應時恩典的供應。神的應許是何等的全備,又是何等的寶貴,雖然眼見常是逆境和難處,然而神的應許卻在其中成為可走的路,要帶領神的兒女走出一條在人本不可能的上行之途!
此外,這首詩歌中所有「神未曾應許」的都說到外面環境的難處,而所有「神卻曾應許」的都說到裡面生命的恩典:神未曾應許的臨到,正顯出神曾所應許的可靠;縱然未曾應許的無從知道,但已經應許的永不失效!許多的行路、作工、試煉、危難今日暫雖不詳,但信心絕不會懼怕前途茫茫,反能滿有把握地歌唱:「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作工得息,試煉得恩助,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死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