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靈修小品|愛與犧牲

〔靈修小品〕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4~15)

 十九世紀中,英國利物浦港的船上,有位青年站在甲板,向母親揮手道別,岸邊母親再也忍不住淚水,連連用手帕拭著臉頰。

 二十一歲的青年,是名宣教士,曾修習醫科的他,帶著簡單的行囊,以及一份對中國的特殊情感,決定將自己的生命,貢獻給這塊陌生土地上的百姓。

 為了適應當地狀況,盡力融入新生活的他,不僅穿起中國服飾;同時也留起了長辮,漸漸獲得當地人的尊敬。而因著他謙卑的態度、無條件的付出,更使許多人認識基督無條件的愛與犧牲。

 這名青年有個中文名字,名叫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假使我有千鎊黃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使我有千條性命,絕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如今,戴氏的第五代兒孫輩,仍接續這份偉大的使命!

【默想】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基督的愛」指祂替我們在十字架上受死捨命的愛;「激勵」指像大水一般的沖激,叫我們的心不能不有所回應。

【金句】
 人為著主活,是因為被愛的激勵。激勵就是圈住,相當緊的圈住。愛把我圈住了,我逃不了了。── 倪柝聲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