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愛的變化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我的良人下入自己園中,到香花畦,在園內牧放群羊,採百合花。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歌六2~3)

【每日鑰字】

「牧放」 ── 希伯來文 רָעָה,這個字音譯是 ra`ah;其字意為「照管羊群」,「餵養」。今日鑰節提到書拉密女原本尋找她的良人,此時她忽然發現,她的良人並沒有往別處去,仍在她的園中,「牧放群羊,採百合花」。她雖然感覺她的良人遠離了她,卻發現他從前的工作如何(歌二16),現在仍在那裡餵養她的羊群。從屬靈意義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必到天涯海角去尋找主,因為祂就住在我們的裡面。因此,我們須學習脫離自己的感覺,「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十二2)

此外,書拉密女宣告:「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在這裡書拉密女將她和良人彼此之間相屬的關係顛倒了;這是說到我們靈命的長進,乃是因為對主愛的增長,不再以自己為中心,而是把主放在首要的地位。注意把本節和二章16節作一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兩者的次序顛倒不同。她明白良人和她之間的關係並沒有改變,仍然彼此相屬,不過次序卻顛倒了。從前她說:「良人屬我,我也屬祂。」因她是以她自己為中心,現在她把良人放在首要的地位,而她自己是次要的。她此刻對良人的認識,已較前有了進步,乃是「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基督徒早期的經歷,只想到在基督裡我們擁有什麼;然後,聖靈在我們的裡面,一點一點、一件一件的作工,直到祂擁有我們的一切。因為對主愛的增長,我們的心中自然的就從自己挪到主的身上去。

有首詩歌 (《聖徒詩歌》第338首第1,4節) ── 「我是屬祂,祂屬我」,是這樣寫著:

一、
主永遠的愛愛我,
這愛藉恩我深知;
聖靈從上正輕語,
為將此愛來指示。
哦,這豐滿的平安!
哦,這神聖的歡樂!
在這不息愛裡面,
我是屬祂,祂屬我。

四、
我是永遠只屬祂,
誰能使祂與我分?
祂在我心來安家,
有福安息滿我心。
天地可以都廢去,
日月也可全衰落;
但主與我永同居,
我是屬祂,祂屬我。

這首詩歌的作者是喬治羅伯遜(George Wade Robinson, 1838~1877)是英國公理會的牧師,也是有名的詩人。他既是傳道人,又是舉世聞名的詩人。他在世的年日不長,主後1838年出生於愛爾蘭,1877年辭世。本詩寫成於他去世前一年,詩歌末了說到「天地可以都廢去,亮光也可全衰落,但主與我永同居,我是屬祂,祂屬我」,似乎是他臨別的禱告和宣告,深深摸著並激勵我們的心。

【每日一問】
本章的重點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雅歌》第六章記載五件事,就是:

  1. 1.  眾女子問你的良人往何處去
  2. 2.  童女答良人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
  3. 3.  良人讚美她的美麗無匹,只有她是最鍾愛的
  4. 4.  童女工作入核桃園,觀看豐盛生命的氣象
  5. 5.  童女的進步,因眾人都注目觀看她

本章最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良人對她的變化給予愛的肯定,又向她表示他在她身上的滿足。良人的讚美是要叫人知道他對她的愛沒有改變,她仍是她的至愛。在他的眼中,她亦成了他所獨愛的人;並說她「如晨光發現、美麗如月亮、姣潔如日出、和威武如展開旌旗的軍隊。」在這裡我們看見良人對她的稱讚,乃是一樣一樣地指出她的美麗,而成了人稱羨的對象。此時,她在許多的地方,很像她良人的榮耀、美德、性格等。江守道說的好,「在愛的過程上,常常是如此。如果兩個人非常相愛,常常在一起,逐漸逐漸這兩個人就起了變化,彼此開始像起來了。」從屬靈意義的角度來看,書拉密女與王的復和後,讚美童女的美麗。這表明我們在屬靈的身量上有了長進。我們的生命由軟弱而進入更秀美,開始邁向成熟的階段;並且所有生命長進和得勝的人,就能與主同心、同工,而為祂多作工。

【每日金句】

「在從前的時候她說:『良人屬我,我也屬祂。』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她說:『我屬良人,良人也屬我。』她不再把自己當作中心,良人變作中心了。她不光注意自己的享受,她也給她的良人來享受,因為在她的裡面,有許多的光景都是她良人的性情。」 ── 江守道

【每日默想】

本章是描述書拉密女與王的復和後,讚美童女的美麗,主要是說到我們在屬靈的身量上有了長進。願主也把我們帶到這樣的境地 ── 「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因為主在我們身上作工到一個地步,使我們體驗「先是祂,才是我;更多的基督,更少的自己。」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