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被擄者的哀歌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紀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詩137: 4~6)
【每日鑰字】
「忘記」希伯來文 שָׁכַח,這個字音譯是 shakach;其字意為「忽略」,「停止關心」。今日的鑰節提到「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在外邦之地,唱耶和華的歌是完全不協調的。詩人回顧了耶路撒冷聖城的遭難,回想當年被擄的情景(主前587年),使他們離鄉別井,而不覺無限的傷感,便禁不住哭了。令詩人更加痛苦的是來自外邦人,強迫他們要唱錫安的歌。因為這些「耶和華的歌」只適合在聖殿歌唱,因而他們沒有心情在拜偶像的人面前唱歌作樂。因此,詩人在此處斷然決志,情願即使「右手忘記技巧」和「舌頭貼於上膛」,也不願神的名再受羞辱,故他只有保持靜默。這表明他是如何愛神,愛神的聖城和聖殿,直到他從巴比倫歸回,才繼續拾起讚美的琴瑟,向神獻上敬拜、讚美。當我們唱歌的時候,一定要提醒自己:我們唱歌的對象是否正確?我們唱歌時的時機和地點是否合適呢?
【註解】
「巴比倫的河」(1節) ── 當指一系列運河,包括幼發拉底、底格裡斯等河及其支流(結一1)。被擄至巴比倫之以色列人經常到這些河岸邊,去遙望耶路撒冷。
「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9節) ── 巴比倫人殘忍異常,圍城之戰中婦孺難逃被殺命運。鑒於巴比倫人的這種暴行(耶五一24),詩人祈求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所以這裡對嬰孩的詞句很殘酷。至於這些咒詛的經文是適合一個活在摩西律法下之人的行為和態度,但不適合一個活在恩典之下的基督徒。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一百三十七篇是一首愛恨交織、傷心剌骨的哀歌。從巴比倫被擄之地回來的詩人回顧他們從錫安被擄那種痛苦的情景,而生動的描寫了亡國之恨。1948年四月,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區處於被圍攻的狀態。糧食供應幾乎用盡了。後來傳出一個消息說,一隊護送糧食的貨車將要從特拉維夫載著補給品到來。數以百計的人跑出來迎接這隊貨車。他們永不忘記第一眼看見那車隊的情景。在藍色福特汽車車前的防撞槓上,塗上了以下幾個字:「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詩篇》一百三十七篇5節這幾個字,在猶太人被擄和被分散的歷史裡,一直是個叫他們重新振作的呼喊。
這篇詩是被擄者的哀歌。在這首被擄之歌中,詩人忍不住傾吐出被俘之猶太人的苦況而哀哭,並細訴了他對耶路撒冷的愛慕。首先,詩人因心裡的創傷,向神傾訴苦情,因為他們被擄到巴比倫後,受到外邦人的戲笑和折磨。接著,他表示他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就是耶和華所揀選的耶路撒冷。然後,他求神嚴懲禍首巴比倫和幫兇以東人(摩一11,結二五12~14),因為耶路撒冷被毀滅了。詩人悲痛是因為這城是神的同在的表徵。
此外,我們若將「耶路撒冷」改為「主耶穌」,將發現這是對主再來的深情愛慕。當我們反覆思想詩人的心情,讓我們一起唱【自伯大尼你與我們分手後】(《聖徒詩歌》第156首第1,7節)
一、
自伯大尼你與我們分手後,
我心有個真空無可補滿,
我坐河濱將琴掛在柳枝頭,
你不在此我怎有心鼓彈?
當我深夜孤獨安靜的時候,
(此時我無忍受,我也無享受)
不禁歎息,我想著你是多遠,
我想著你應許已久的歸旋。
七、
當我回想,我已等候多長久,
不禁歎息,低頭獨自流淚;
求你別再遲延不聽我要求,
現今就來接我與你相會。
來罷,我主,這是教會的求呼!
來罷,我主,請聽聖徒的催促!
來罷,歷世歷代累積的共嗚,
我主,能否求你今天一起聽?
同樣的,我們若不記念主和祂的城(新耶路撒冷),我們的心必有所失,怎有心發出歌唱的聲音呢?因為我們渴望祂的再來,願和歷世歷代的聖徒一起等候祂。
【每日金句】
「從巴比倫歸回,必須是多人生命的經歷。神應允我們的禱告,使我們轉回,好似河水向南流,從外邦之地得著拯救,我們再拾起讚美的琴瑟,耶和華的歌往往在心中,而不是緊在口舌上。」 ── 邁爾
【每日默想】
詩人想到被擄在異地,不禁哀哭。讓我們的心天天不忘記心愛的良人,和渴望祂從天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