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 耶和華的慈愛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詩一百零七8)

【每日鑰字】

「慈愛」希伯來文 חֶסֶד,這個字音譯是 checed;其字意為「仁慈」,「良善」,「信實」。今日的鑰節提到「耶和華的慈愛。」本詩多次提到神的「慈愛」(1、8、15、21、31、43節)。詩人述說神對被贖之民所發的「慈愛」,並願蒙愛者向神發出稱謝。他用了四幅文字圖畫,來說明神如何向四類人顯的「慈愛」

  1. 1.  祂使迷途者得指引
  2. 2.  祂使受奴役者得自由
  3. 3.  祂使生病者得醫治
  4. 4.  祂使在風浪中者得平安

而每一類遭遇患難中的人,他們求告神之後,就蒙神的看顧和拯救,因而都讚美神的「慈愛」。詩人顯然意識到他們艱難環境都各不相同,但蒙福與否的關鍵在,在於他們肯禱告「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們」(6節)。只要我們肯禱告,神的「慈愛」就不斷地伴隨著我們。親愛的,在過往經歷中,你是哪一類人?神又怎樣從困難的情況中幫助過你?

【愛能生愛】

有一次,麥雅各在塞福克露天布道,有一個人聽他一再背一節聖經,就是「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約壹四10)。他接著說:「不管你是誰,或者你是什麼,神總是愛你。」他一直著重地說這一點。這人是一個基督徒,但已灰心失望了;因為有人告訴他,必須愛神,盡力地事奉祂,才能作基督徒。哦,這是撒但太普通的欺騙。這人雖曾打算盡力地去愛神,事奉神,結果大失所望,以致灰心。當他聽見是神愛他,將祂的兒子賜給他,作他的救主;他信了這些話。過了兩天,麥雅各再遇見他,他滿了喜樂地對麥雅各說:「哦,是祂愛我,是祂愛我。現在我能真的說,我也愛祂。」

這是許多人共有的經歷,也是共有的錯誤。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愛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愛能生愛。只有看見神的愛的人,才能真的愛神。照聖經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約壹四19)。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第一零七篇是卷五的開始,是以色列人被擄,返國後第一次住棚節獻感謝祭所唱的詩歌。本詩是回答《詩篇》一零六篇47節的禱告,指出神如何拯救祂的百姓脫離仇敵之手。本篇,詩人以呼籲人來讚美作開始,以描述神的看顧作結束。全詩結構謹嚴,其中有四段副歌:「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們」 (6,13,19,28節)與「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 (8,15,21,31節),形成對偶句,貫穿於整首詩歌。詩人藉此副歌描述以色列民回歸故國所遇的患難,而他們如何禱告獲拯救,因此獻上感謝。

這篇詩是蒙救贖者感恩的禱告。詩人回顧以色列民從被擄之地巴比倫歸回的情景,就呼召百姓向神發出感恩的歌聲,讚美祂不變的慈愛。在這首詩裡,詩人以呼籲全會眾稱謝神為開始;然後,他生動地描寫神救他們脫離了所遇的各種危險,包括沙漠和曠野中的迷失,身陷黑暗的冤獄中,罹重病臨近死亡,和漂流在茫茫大海上;最後,他再次描述神如何化災禍為祝福,使困苦窮乏的人得到保護和眷顧。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詩人勸勉人頌讚神永不改變的慈愛,因祂聽人在患難中的禱告,並且拯救他們。他生動地描寫神如何化災禍為祝福,而看顧他們:

  1. 1.  從禍患中搭救他們
  2. 2.  領他們走直路
  3. 3.  使他們往可居住的城邑
  4. 4.  使心裡渴慕的人得以知
  5. 5.  使心裡饑餓的人得飽美物
  6. 6.  拯救他們
  7. 7.  從黑暗中領他們出來
  8. 8.  折斷他們的綁索
  9. 9.  打破了銅門
  1. 10.  砍斷了鐵閂
  2. 11.  發命醫治他們
  3. 12.  救他們脫離死亡
  4. 13.  將他們從禍患中領出來
  5. 14.  使狂風止息,波浪平靜
  6. 15.  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
  7. 16.  顧念饑餓的人
  8. 17.  賜福給他們,叫他們生養眾多
  9. 18.  將窮乏人安置在高處

詩人所論的也正是基督徒蒙恩之寫照,因為我們可從身處的各種景況中,經歷神慈愛的眷顧。

此外,世人認為人生變幻無常,人的際遇為命運所操縱。但詩人指出我們若仰望祂,祂便扭轉我們的厄運。親愛的,在人生各種的遭遇中,神都眷顧我們,故我們理當向祂感恩讚美。

【每日金句】

「神對我們那活而滿有愛心的眷顧,其真實性遠超我們所能體會,並用盡苦心和勸導,使我們認識祂大愛的可靠。『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 ── 達秘

【每日默想】

詩人指出神是化災禍為祝福的神,因祂「從我們的禍患中搭救我們」;祂是將我們的黑夜變為白晝的神,因祂「從黑暗中和死蔭裡領我們出來」。人生變幻無常,有時爬得高、有時跌得低,正如「上到天空,下到海底」(26節),但「祂使狂風止息,波浪就平靜」(29節)。因為神密切注視我們的遭遇,祂那不改變的「慈愛」從沒有離開我們,因為祂仍眷顧我們,並且有能力幫助我們。這是何等大的安慰!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