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詩人敘述以色列人背逆神的歷史
〔精讀舊約〕

【每日鑰句】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106: 1)
【每日鑰字】
「稱謝」希伯來文 יָדָה,這個字音譯是 yadah;其字意為「崇拜」,「感謝」。「善」希伯來文 טוֹב,這個字音譯是 towb;其字意為「美好的」,「良善的」。今日的鑰節提到「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詩人透過以色列民的悖逆,去讚美「神的慈愛永遠長存」。從歷史來看,這群蒙愛的子民卻頑梗得令人不能置信,雖然神嚴厲責罰他們,但神更以堅定不變的慈愛待他們。所以,雖說本篇是以色列人不斷得罪神、悖逆神、離棄神的犯罪記錄,倒不如說是以色列人蒙神眷愛、拯救的歷史。此外,有人說的好,「歷史不就是神啟示祂自己嗎?」從這篇詩關於神子民失敗的歷史裡,我們看見耶和華啟示祂自己是一位「本為善」和「慈愛永遠長存」之神。親愛的,儘管人屢次的失敗,但神的慈愛卻是永遠長存,祂的恩典勝過人的軟弱,祂的恒久忍耐勝過人的反覆無常,為此我們怎能不發出哈利路亞的讚美來呢?
有首詩歌(《聖徒詩歌》第20首)── 「神的大愛」,是這樣寫著:
神的大愛真是遠超筆所能描、
口所能陳;
它比最高星宿還高,
它比最深地獄還深。
始祖犯罪,驚恐自危,
神賜愛子來救;
當人痛悔,神就迎歸,
所有罪案全勾。
哦,神的愛,
何其豐富、何其無法測量!
它是堅強,存到永古,
天使、聖徒同唱。
【每日一問】
本篇的背景以及其屬靈的意義是什麼?
《詩篇》乃是第四卷末了的一篇。本詩亦是哈利路亞詩,首尾皆用「哈利路亞」(你們要頌讚耶和華)。這首《詩篇》是詩人回想以色列人如何悖逆神,辜負祂的恩,以及他們怎樣跌倒失敗,而向神認罪的禱告。本篇與上一篇的主題相近,也是敘述歷史的詩章,但是記述的重點卻相異。摩爾敦教授說:「上篇是神的百姓在應許之地時的國歌,本篇是他們在巴比倫時的國歌;上篇是論到神如何對待以色列人,本篇是論以色列人如何對待神;上篇是論神的忠信慈愛,本篇是論人的忘恩負義;上篇為了是鼓勵,本篇為了是警戒。」本篇第一節和末了兩節與歷代志上十六章34~36節是互相重複的。有些聖經學者認為這首詩篇作於被擄之後(27,47節),為從巴比倫回歸本土而寫的詩。
這篇詩是向慈愛的神認罪求救的禱告。在這首敘事詩裡,詩人以讚美的呼籲和簡短的禱告,求神再次施恩拯救為開始。然後,他述說以色列人的罪:
- 1. 在紅海,他們雖不信與埋怨,但神卻施恩拯救他們
- 2. 在曠野,他們為了沒有肉吃而埋怨,他們妒忌摩西和亞倫的權力,他們膜拜金牛犢,他們在探子匯報時所表現的不信,參與摩押人的祭拜外邦神在米利巴發怨言,以致神向他們發怒
- 3. 在迦南地,他們仍然不順服,之後他們被擄,但神又重新施憐憫
末了,他以祈求神像過往一樣拯救神的百姓和讚美神的慈愛來結束這篇詩。
本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詩人記錄了以色列人如何悖逆神,辜負祂的恩,以及他們怎樣跌倒失敗。他概括了以色列人在埃及犯的罪,在曠野的悖逆,在迦南地的失敗,被巴比倫俘擄(王下25章)的事件。因此,他總結以色列人不斷犯罪,得罪神,悖逆神,因而惹動了神的忿怒,招致祂的懲罰。但儘管以色列人忘恩負義,由於神記念祂的約,祂從審判他們轉為彰顯祂不變的愛。親愛的,以色列百姓失敗的歷史,這對我們有什麼提醒?以色列人雖然一次又一次地背逆神,但神卻一再施恩給他們,因為祂的慈愛是永遠長存的;祂的慈愛勝過祂的審判,這對我們有什麼激勵?
此外,本篇真正的主題乃是透過以色列民的悖逆,顯明神恒久忍耐的愛和信實可靠。這是詩人向神認罪禱告的基礎,也是他祈求神拯救和以讚美神為誇勝的實質。詩人結尾的讚美不僅結束了本篇,也結束了《詩篇》的第四卷。
【每日金句】
「聖經所記以色列人的歷史,都是為著作我們的鑑戒(林前十11),為著造就我們的。」 ── 倪柝聲
【每日默想】
以色列人的悖逆、失敗乃是現今教會的鏡子,然而詩人祈求神開恩眷顧他和他的國家的禱告,這對我們有什麼提醒呢?我們有否求神興旺我們的教會,使眾肢體蒙福呢?